安倍遭刺现场种种疑点解析
桥本隆则
逝者如斯夫,安倍前首相(下简称安倍)于7月8日下午五点四十五分(日本时间)因失血过多不幸去世。演说现场有心脏起搏器(AED),各种报道中这个起搏器是使用了,但据笔者知道,实际上是没有成功使用,现场完全按照手顺操作,而起搏器就是没有工作,也就无法帮助恢复心跳,这是昨天现场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的地方之一。
奈良警方当夜就对安倍遗体进行司法解剖,认定死因是安倍的左上腕被子弹射中,造成动脉破损的大量失血而死亡。而笔者昨天专栏中提到的右颈部,左胸贯穿伤并没有被警方认为是最致命的伤口。
昨天专栏中提到,关于安倍遇袭,很多人对昨天现场的安保有疑问。专栏发表后,更多读的者询问,安倍这次演说是不是没有带SP(近身警卫)?怎么没有看到以前宣传的超级女警卫?
从目前的公开的信息是,昨天现场至少有1-2名SP,而实际上数量要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而那位女警卫不是安倍专职的警卫(现役首相警卫),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在这个现场。
据目前在奈良的媒体同事消息,当天参加安保的警卫人员是22名,其中特警是7名(录像中扑倒嫌疑人的西装人员),还有来自自民党奈良支部安保15人。这些还没有算上临时请来的人员,安全保护措施应该说很严密。
在日本,重量级政治家到地方演说,会在演说前一天向当地(奈良县警察)打招呼,通报演讲的地点,出席的人数,当地首先会对场地进行检查,之后在演说的当天会派出便衣警察,以及一定数量的巡警进行配合。(这是内卫)
外围的安全护卫由自民党奈良支部聘请临时保安维持秩序,并且也要派出工作人员协助现场的警卫支援。举一个例子,一般会观察现场,如果有“反对”人士就会通知警方,多多照顾。而刺杀安倍的嫌疑人在现场背包游荡很长时间,SP,便衣刑警,巡警,警备人员,工作人员都没有注意,笔者真的不相信。
笔者事后从大量的现场视频发现,在安倍演说现场,背后有一名背对安倍的特警人员,但是,他并没有像职业警卫那样用锐利的眼光注视周围,而是不断与熟人打招呼,这样的安保确实是存在巨大的漏洞。
笔者推测在日本重要任务的警卫主要是防范使用尖刀等凶器刺杀,就如近70年前,右翼分子刺杀社会党领导人那样。所以每次在日本重大外事活动的演习都是为了防卫领导人不被近身偷袭,而这次刺杀使用枪支,根本就没有对策。
当安倍遇到村上这样的“凶徒”,各种偶发因素的叠加,等于完全失去防卫。加上临时抽调特警人员的不专业,最终铸成大错。笔者昨天指出,第一声枪响后,安倍没有动,还转头去看,距离第二枪发射其中有3秒钟的时间,周围的警卫没有一个上前把安倍扑倒,等于失去了最后的“生”的机会。
日本选举就是一场政治秀,政治家都有自己的地盘,钱包,看板(政治理念)。这时需要在选民面前展示自己,所以人数多的就是在特定的车辆顶棚,而人数在数百人范围内,就找一个啤酒篮,站上去演说,很体现“亲民”。结束后,与选民一一握手,这就意味着这些选票已经落入自己的口袋中。
这种“亲民”的日本选举,对于警卫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从警卫人员的角度,政治家离选民越远越安全,与选民握手更是危机重重,因为一旦刺客出现在混乱的人群中,谁出手都不知道,防不胜防。
在日本能够配特警的政治家范围有限,现任首相,内阁成员,各党的党首,曾经担任过首相的,这些人会配备特警护卫。而安倍的特警要比一般的还多些,因为安倍在过去竞选演说中有过冲突,所以警戒级别要高于一般的政治家。但是就算这样,还是防不住使用枪支的刺客,只要枪支能够轻易到手,日本政治选举秀就将成为暗杀的狩猎场。
这场在奈良近铁“大和西大寺站”前广场演说时遭到袭击。暴露出日本体制的各种“弊端”,询问奈良警方时,奈良警方的回答含糊其辞,仅用正在调查不便回答。但笔者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现场10多名的SP,奈良警察最高责任者,警视厅的负责人都会因此丢掉“饭碗”。
昨天下午日本警方搜查了疑犯在奈良的家,本来认为搜查2个小时可以结束,但断断续续持续了6个小时以上,不但搜出数支枪支,还搜查出各种爆炸物。并且期间多次要求防暴特警出动,现场气氛非常紧张。
枪支的使用,让日本警方非常震惊,从电视图像看疑犯使用的“枪支”完全不是一般认知的枪支,就是两根银色金属管,用胶布捆住的装置。网络上的各种推测:
打猎时使用的猎枪改造?(把猎枪改短)
使用3D打印制造出的枪支?
3年前,日本媒体有报道,警方逮捕过使用3D打印机制作枪支的嫌犯。当时没有造成危害,所以很快大家都忘了这件案件。
笔者昨天在专栏中就提出,自制手枪的可能性非常高,因为现场视频有白烟出现,如果是猎枪,不会有白烟。而白眼就是黑火药的使用,这是日本警方担心的地方,人人可以自己造枪,人人可以自己造子弹。而子弹的火药可以从烟火中提取,获得很方便。
匿名的警方专家这样告诉笔者,只要有这方面的知识,谁都可以造枪。事实上这样的知识,日本到处都可以查到,网络,《枪》杂志,以及各种坊间流传的土办法。不过,能造出来要有威力的枪真的不容易,所以嫌疑人能够制造出的“土枪”,在日本犯罪事上重重地留下一笔。
最终犯人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昨天到今天,犯人对警方的调查很配合,坦白说自己刺杀安倍不是出于政治动机,而是因为某宗教团体,这个宗教团体让其母亲倾家荡产。他对宗教团体的领导人不满,也对安倍的对这个宗教团体的态度不满。当天知道安倍行程后就想碰运气,把宗教团体领导人干掉,没想到最后刺杀的是安倍。
读者留言请笔者写写安倍这个人。而笔者过去收集有大量关于安倍家族在下关的“传说”,以及安倍上京后各种“趣闻”。等有时间,未来计划写两篇“安倍遇刺后日本政治走向”“安倍的67年”。
原名:刺杀安倍的“土枪”威力不逊于正规枪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