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6日,38吨有益微生物培养料所形成的栽培基质由输送带、上料覆土一体机运送到菇房菇床上。这标志着总投资1500万元的台州最大双孢蘑菇种植基地——温岭市箬横镇新基村生态无公害双孢蘑菇种植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其或将成为温黄地区乃至浙东南地区最大的双孢蘑菇市场供货地。

新基村双孢蘑菇种植业由来已久,始于上世纪60年代,后发展形成种植占地面积200亩,年产值1800万元,且闻名于省内乃至华东地区的蘑菇产业规模,更有自主“新菇”品牌,系国家无公害优质农产品。

为助推蘑菇产业走上现代农产品高质量发展道路,使产业品牌更具市场竞争力,去年4月,新基村生态无公害双孢蘑菇种植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成为温岭市南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重点项目。

新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金华介绍,整个基地设施的提升改造,是基于爱尔兰新型蘑菇大棚生态种植模式理念,在弧形种植车间、菌料培育、堆料场、管理房、污水池、锅炉房等功能区块上由浙江省农科院及外籍专家提供高新现代化农业技术支撑,并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建设。具体流程是以秸秆和禽畜粪便为原材料,经腐熟、巴氏杀菌等发酵隧道后,再进行有益微生物培养,形成栽培基质。随后,用专业上料机械播入菌种,经菇房菌丝培养、覆土、降温等过程,即可进入蘑菇的采收阶段。出产的蘑菇经控温、控湿、排氧、净水等智慧系统和质量可追溯系统,均有零农残、无漂白、无水洗的高品质生产保障。

该基地种植区域占地面积18亩,仅为原种植区域占地面积的9%,现有爱尔兰新型蘑菇种植大棚16座,投产后采用当前蘑菇工厂化栽培最先进生产工艺,改原先二次发酵为三次培养料栽培基质种植,菇房年周转次数也由4次提增到7次,每周转期产量从40斤/平方米提升至60斤/平方米,可实现双孢蘑菇日产3.3吨、年产1200吨,年产值1400万元,相当于原占地面积155亩的种植年产值,土地资源与菇房利用率和产量得到明显提升。

箬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预测该基地可带动150人就业,让村集体产业投资,村民股份、岗位“双受益”的致富梦得以实现。此外,形成的相关废料将通过有机肥加工厂制成有机肥和营养基质直销农户,专用于有机水稻和蔬菜水果的种植,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一条龙闭环运维,使智慧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得到统筹发展,以共富农业之势彻底解决传统双孢蘑菇种植“脏乱差”产销局面。

(来源:温岭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