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这首诗句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诗句为神秀所作。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主张渐悟修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偈颂是针对神秀的偈颂而作的。与神秀的有不同,慧能的是无。慧能正是用无来破神秀的有。

1、菩提本无树。菩提智慧是无相的。它无形象,无大小,因此不可比喻为菩提树。

2、明镜亦非台。心灵本性也是无相的。它无方圆,无明暗,因此不可比喻为明镜台。

3、本来无一物。无论心法,还是色法,都是缘起性空。因此,不仅境空,而且心空。境心如一。既然一切法空,那么就是本来无一物。有的版本将“佛性常清净”取代了“本来无一物”。前者言有,后者言无。它们貌似对立,但实际一致。常清净就是空性,就是无一物。但就慧能偈颂的主题是空来说,本来无一物更符合该偈颂的语境。

4、何处惹尘埃。既然本来无一物,那么也就没有了尘埃。于是既没有尘埃的所来之处,也没有尘埃的所去之处。在这样的意义上,无需天天勤拂拭。人本来清静,何用去尘?人本来是佛,何用修证?与神秀的执著于有的偈颂相比,慧能的无显示了人的心性。但是,人们也不能执著慧能的无。人真正的心性是不生不灭的真如,它心色如一,空有不二。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适合渐悟修行。

1、身是菩提树。此身非人的肉身,而是人的佛身。人的佛身如同菩提树。此喻人自身有菩提,有觉悟的智慧。

2、心如明镜台。此心非人的肉心,而是人的佛心。人的佛心如同明镜台上的明镜。此喻人自身有清净光明,常寂常照。

3、时时勤拂拭。虽然人的身心是觉悟和清净的,但身心之外的客尘是不净的。它污染人的身心,因此人要时时除去尘埃。

4、勿使惹尘埃。人通过修行,去掉客尘,回归清净。但神秀的偈颂并未见性。这在于:第一、它执著于身心的有相;第二、它将人与法分离,人清净,法污染;第三、它没有指出觉悟就在心的一念之间。

弘忍认为

神秀的偈颂尚未见性,而指出了真正的见性是什么。“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1、无上菩提是至高无上的智慧,是佛的觉悟智慧,但它只是人对于自己本心和本性的认识。心性迷时有二,悟时同一。人的本心和本性是实性空性,不生不灭,也就是永生或常住。

2、人的本心和本性不仅能在瞬间显现,而且能在一切时中显现。

3、当人明心见性之后,就能通达万法无碍。不仅一心性是真的,而且一切万法也是真的;不仅心性如如不动,而且万境也如如不动。心境如一。

4、真实就是没有虚伪。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禅的境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样的境界,是何等的完美。

禅的生活是非常朴实,没有欲望及贪求的,一切的作用都能融入空性。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使自己生活得更逍遥自在,如鱼得水。做事不要过于认真执着,而是要认真雕刻。

禅是“感情”的生活,禅的感情就是无缘大悲,同体大悲的心量。

禅是启发我们要学会舍得;真正的快乐只有舍得才能得,从舍中构筑一切的有。要辨证的看待拥有和失去,拥有不一定快乐,因为一旦想要拥有烦恼就出现了,因为“有”未必不是一种负担,只有豁达地看待得与失,成与败,拥有一颗无所得的心,你才会快乐。

最快乐的生活,就是善于驭心的生活。境不转心转,如果能够常常调心,就能常生喜悦而少烦恼。

佛法教我们把快乐和痛苦都放下,但是,放下并不是不去追求,而是随缘不变。

当我们能了解到,环境是无法控制、变化无常的,就能获致真正的快乐与内心的安定。

用清静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心看世间,心即解脱。

会调心的人就会生活,会生活的人才得大智慧,智慧高的人生活范围大,因为他能包容,能够令人安定,每个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处理事务要多包容、忍耐,量大福大,量小阻碍多。

尊重别人,就能获得别人。

不听人我是非,听人我是非即是是非人,不能成大事。

修行就是管自己,自己都管不了,还管得了谁?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众生。

认识自己,如果不认识自己的心,就无法安排人生,也许你可以安排你的事业,家庭,希望一切如意,可是你却随时要接受无常的安排。认清自己为认清世界的根本,要研究这世界不如先研究自己。

修行就是要:审查自己的心、规画自己的心、企划自己的心。

身体的健康与心理有关,能够放下,不想烦恼的事,身心就能解脱。

佛法不是在庙里,而是在心里。

浪有高有低,海水依旧是海水,生活有苦有乐,心依旧是心。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