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燕认为,要解决澳门居民就业问题,应该关注行业培训的质量,发掘澳门所需产业和职位。同时促进琴澳两地共同发展,利用会展加强澳门与内地、海外间的商贸往来。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蔡依莹 澳门报道2022年上半年,澳门劳工局共举办行业专场配对会27场、休闲企业配对会39场及大型招聘会1场,加上各项恒常线上线下就业对接服务,累计协助3579名本地居民获聘,超过去年成功配对总数3266。此外,也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协助毕业青年尽快适应职场,以及为残疾人士举办专场配对会,支持残疾人士就业。

针对澳门居民目前出现的就业问题,近日,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经济民生联盟副主席罗彩燕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罗彩燕认为,特区政府推行的各项就业支援措施有助于使有求职需要的居民尽快就业,舒缓了求职者的就业压力。但是目前的措施对求职市场还未呈现明显的效果,许多方面值得改进。

她还进一步提到,要解决澳门居民就业问题,应该关注行业培训的质量,发掘澳门所需产业和职位;促进琴澳两地共同发展,利用会展加强澳门与内地、海外间的商贸往来。

推动行业培训计划

澳门每年有上万名学生赴内地、香港和海外求学,所学的专业十分广泛。“但目前支撑澳门经济的产业仅有博彩业、零售业和餐饮业,行业配对会所提供的机会也有局限性,学子求学归来在澳门难以找到对口的岗位和职位,就业的出路收窄。”罗彩燕向记者表示,虽然特区政府推出了“带津培训计划”和“就业津贴”等措施,也提供了大量实习岗位,但是就业市场仍在萎缩,旅游、会展、酒店及餐饮行业现时景气仍然低迷,导致企业冻结招聘计划,甚至裁员及结业。

各界也有不少人士关注到,小部分仍然开展招聘的企业也提高了对求职者的要求。罗彩燕呼吁称:“不仅要关注青年人就业,还需要考虑40-55岁年龄层中青年人的职业状况。”受疫情影响,许多在职的中青年人出现开工不足和失业的情况。即便企业没有大量裁员或遣散员工,也会采取冻薪、无薪假等措施,这对仍需要供养父母、作为家庭收入支柱及有承担债务的中青年而言,无疑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

在经济发展不明朗的情况下,罗彩燕认为,特区政府劳工事务局对行业培训和补助的计划可以稍作调整,以缓解现在就业市场的压力。“要把一个好的发展机会给青年人,就要给予长时间、针对性培训。仅提供80个小时或者三个月的培训时间是不够的。青年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对职业的发展状态才(能)有深入了解。”

就业和转业,着眼于“澳门市场需要什么”

“政府目前正在投资的大型项目——离岛医疗综合体,未来对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的需求必将提升。”罗彩燕建议政府鼓励青年人群关注澳门未来市场,发掘可以向上流动的行业。她认为,除了医疗行业以外,目前澳门缺少一系列的产业人才,包括回收产业、天然气产业、建筑技术产业等,居民应从市场角度进行职业考量。

对于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人群,“政府可以提供‘转行培训计划’以及开设专业的行业培训班,令失业人群可以针对澳门发展状况的需要,重新学习、持证上岗。”她提到,澳门每年特殊儿童出生率占总出生率的6%—8%,面临失业的“教师群体”可以考虑投入特殊教育; 目前澳门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政府可培养长者医护人员,发展养老产业。

“这样的职业才有市场价值,它才有不可取代性。”罗彩燕说。

教育助力琴澳开发多元产业

顺应国家发展规划纲要,澳门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已出台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中,横琴作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动能,为澳门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罗彩燕表示,正确利用横琴的资源优势能带动澳门金融产业的发展,是澳门就业市场的突破口。

总体方案明确鼓励四大行业,包括中医药、现代金融、旅游会展以及高新科技研发和高端产品的制造产业,但由于横琴为新开发地区,目前尚未吸引众多澳门青年定居生活以及投资,横琴科创产业生态圈仍旧在建设中。对此,罗彩燕建议先从教育入手,想带动这个地方发展,需要先建设一些有澳门元素的中小学,使得年轻的家庭愿意迁移到那里居住。有了教育产业, 就能扩大教师需求; 而注入学生动力,就能带动家庭人员来往、消费、娱乐等,未来新兴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会发展起来。

7月8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深合区”)召开教育系统委员会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教育系统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会议指出,琴澳教育融合是深合区教育体系的主要使命,意味着合作区教育事业发展将迎来新的起点、新的前景。

罗彩燕鼓励琴澳之间在高等教育方面共同协作,发挥澳门已有的教育优势,吸引和招揽港澳、内地和海外的人才在地域广阔的横琴发展。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排名中,澳门大学晋升世界250强大学,而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排名也在不断攀升。近年来,澳门高校推动与国内外的名牌大学开展合作项目,澳门大学也获批设立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彩燕预计,如果将澳门各大高校与国内外驰名大学的科研成果结合,并在横琴落地推广,就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在横琴交流与合作。同时,运用前沿的学科开发新兴技术产业,不仅能缓解澳门经济市场单一的压力,扩大澳门人的就业空间和生存空间,也起到发挥国际辐射交流的作用。

发挥澳门“中转站”平台优势

澳门与内地众多城市的交流十分密切,它高自由度的特点也吸引许多东南亚地区以及葡语系国家贸易与来往。

罗彩燕提到,澳门的产业体量虽小,但是囊括了许多境外的产品。通过会展及相关行业,澳门地区可以发展跨境电商,作为国内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把许多海外的信息通过澳门这一平台传递到整个中国,也可以把国内的很多优质的产品和信息,通过澳门这个平台向外传递。

“如此,会展行业将会推动多元文化商贸产业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发挥澳门中西方文化交融这一特点,利用会展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对澳门和内地都有很大的帮助。”罗彩燕说。

引入高科技“环保”产业

除了发展澳门金融业外,罗彩燕还鼓励澳门居民从环保方向探索澳门产业的可能性。目前澳门多用传统的燃油烧煤发电,对空气污染较大。罗彩燕提到,“目前内地很多地方天然气的应用已经高达90%,澳门可以参考湾区(其他)城市,如深圳和广州的做法,参与建设天然气循环发电项目。”

此外,澳门现时每年有260万吨的建筑废料要处理,针对这个问题,罗彩燕认为可以考虑如何将这些建筑废料转化成可再生能源。 她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请教了很多专家,了解到在内地,环保产业建筑废料的处理已经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罗彩燕向记者表示,澳门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环保主题会展,引进内地先进技术,还可以邀请专家来澳分享经验。与此同时,澳门可以与内地城市共同发展如海上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在现有的风力发电厂上增加新的环保产能。

罗彩燕表示,如果把环境整治好,不仅对绿色建筑发展有很大的意义,还会吸引更多的旅客来澳门观光,解决旅游产业上的痛点,带动各产业链发展。

编委:于晓娜

监制:方晓茸

记者:蔡依莹

编辑:和佳

摄制:章启良

设计:廖苑妮

实习记者:刘若楠、黎欣宜、刘海川

(作者:蔡依莹 编辑: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