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代也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有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因此能够培养出不少经世之才,在我国江苏就有这样一个县城,走出了26位院士,和上万名教授,被誉为“教授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西南段,沪宁杭三角洲的中心,有这样一个小县城,它东临湖州长兴,西接常州溧阳,北傍常州武进,南抵宣城广德。这就是以宜兴县,隶属于江苏省无锡市代管的县级市。宜兴县内有8个4A级景区,是当地著名的旅游县之一。但是真正让宜兴名扬天下的,却不是当地的美景,而是从这里走出的有志之士。据当地县志记载,宜兴曾经走出过548位进士,其中有4位状元,5位榜眼,1位探花,担任过宰相的超过1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近代历史上,宜兴同样是一座文化之城,这座小县城一共走出了26位院士和近万名教授,被誉为“教授之乡”。除此之外,一些各个领域的名人也都是来自宜兴。而宜兴之所以能够诞生如此多的人才,和它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宜兴最早建于战国末期,秦王政二十六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那一年。荆邑被改为阳羡县,而到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又被改为了阳羡侯国,汉文帝十二年,复称阳羡县。到了西晋永嘉年间,周处之子平乱有功,因为他三次兴义兵,故而在此地设置了义兴郡,归属扬州管辖。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了北宋时期,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为了避讳其“义”字,便将“义兴”改成了“宜兴”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江浙一带出才子,宜兴也是重要的人才输出基地。就近代而言,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是宜兴人,“两弹一星”元老周培源是宜兴人,航天专家唐西、唐立父子是宜兴人,就连绘画界的巨擘徐悲鸿大师也来自江苏宜兴。宜兴为什么在近代会有如此多的名人出现,一方面是当地热衷于读书上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的县级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宜兴以第八名的好成绩上榜,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素质文化教育也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宜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宝地,北宋大文豪苏轼就在宜兴买田买地创办书院讲学。如今还留有东坡书院的遗址可供后人参考,虽然现存的东坡书院是明代人重建的,但是距今也有数百年历史。由此可见早在几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宜兴就是读书人的天堂,当地有大文豪苏轼聚众讲学,自然而然就诞生了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或许也是因此,宜兴人更喜欢读书,愿意从读书中寻找出路。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宜兴出进士,近代宜兴出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古代考进士的难度极高,范进中举就高兴的失心疯,而进士更是在举人之上。至于院士则更是万里挑一,能够当选院士者,不仅要有学术研究,还要有巨大贡献。无论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都不是普通人能够获得的荣誉。综上所述,江苏宜兴无愧其“教授之乡”的名声,其实不仅是宜兴,江苏省的其他县市在古代都是进士生产地,江南读书人考中进士的概率远高于北方。而江南的进士又大多来自于江苏浙江两省,这两个省份可谓是读书人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我国高考是江苏卷最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苏读书种子多,对自己的要求自然也高,当地高考定的难度也会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