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变化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师生从事科学实验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实验教学完成课程目标的基础条件。因此,建设一个规范而适用的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原则

实验室配备的设施应具有安全性、科学性、实践操作性、学科兼容性等特点,注重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根据课程内容发展需要具有适度的前瞻性,努力营造多样发展的实践探究活动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科学实验室配置方案

实验室设备包括:演示台(带电源插座)、学生实验桌(根据教学可配置为四人桌、六人桌或八人桌)、学生实验凳等硬件配套设施。

实验设施包含水槽(排水口有过滤设置)、多媒体设备、照明设备、消防设备、通讯设备、陈列柜、防护用品及急救箱等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器配置:玻璃体温计、生物显微镜、活扳手、家用制冷器具、冷冻箱、实验室玻璃仪器、量杯、量筒、方头手锤、投影仪、万用电表、数码照相机、磁针、教学用磁钢、地球仪、勾码、教学用测力计、方座支架、音叉、教学电源、视频展示台、教学用液晶投影机、生物显微演示装置、放大镜、家用食品烘烤器具、机械摆钟、民用剪刀、化学瓷蒸发皿、人体秤、架盘天平、木工锯木工锯条、夹扭剪切两用钳、钢丝、钳、夹扭剪切两用钳、带刃尖嘴钳、卷尺、试管和培养管、打气筒、听诊器等仪器设备。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学生“动手做”的活动场所,也是学生科学活动的小天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和配置标准,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进行科普教育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