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世间苦寻一个Ta,与我表面截然不同,内心却彼此吸引。
——青玖情感
会有一种惺惺相惜
还记得《红楼梦》中的那个章节吗?贾宝玉与林黛玉初相遇,只是一眼,贾宝玉便感叹道,“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
这样的情节,在文学家的笔下被解读成了前世情缘。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更愿意将其解读为心理上的吸引。
这样的事并非只发生在故事里。故事源于生活,偶尔我们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们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与我们截然不同,甚至性格相反。如果只从客观上去评价,他们很可能不是那个最适合我们的人。
但我们仍旧无可自拔的被他们吸引,仿佛男女间的吸引有了魔力。这时,如果有人问我们,你喜欢Ta什么?我们是很难回答的。
于是有人将这当作了缘分,当做是上天的安排。但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其实吸引你的,被你深深爱上的都是同一类人。
他们或许外貌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灵魂。
影子人格理论
所以,那个被我们反复爱上的灵魂,究竟来自何方呢?显然,站在科学的角度,它并不是神或者命运的安排。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它一个解释吧。
“影子人格”是心理学大师荣格首次提出的一个名词。荣格的灵感源自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在远古时代,人类并没有男女之分,而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叫做“男女”。每个人有四只手、四条腿、一颗头和两张脸。他们天天在人间捣乱,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为此非常烦扰。于是,宙斯将人类撕成两半,每一半有两只手,两条腿。被分开的“男女”非常痛苦,急切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想和对方“破镜重圆”,找到之后就一直抱在一起,希望能够重新变成一体。后来,世间上的男女就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由这个美丽的传说,荣格提出,每个人都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人格,表面上这个人乐观开朗,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有着自卑抑郁的一面,那个通常被隐藏起来的人格就是我们的“影子人格”,它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往往和我们表现出的人格特点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在意识层面无法将它准确地感知和表述出来,但是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填补完整自身
所以,当一个人身上的特质,与我们内在的影子人格相近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亲近。这种行为,就像是神话故事中的男女,急切的想要寻找对方,以填补完整自己一般。
你或许是个默守陈规,性格内敛的人。那么活在条条框框里已久的你,就很可能会被一个自由、洒脱、外向的人所吸引。因为在你的内心中,对方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才是你渴望拥有的。潜意识里的你会认为,只要拥有了Ta,你也就拥有了对方身上的特质。
这样互补的爱情,显然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但并不是说,这样的爱情,在相处时就不会遇到问题。
基于人际互补定律构建起来的亲密关系,会出现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动心容易,持续动心很难。性格上的互补,使得男女双方极其容易坠入爱河。但爱情里的激情和冲动是会褪去的。待激情和冲动退去后,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两个人处事方式的截然不同。巨大差异非常容易引起争吵。如果双方在此时不能够很好的正视内心的自己,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就很容易导致关系的破裂。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看似非常互补的情侣,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的原因?
所以,如果你选择了那个与表面的自己不同,却与自己的影子人格无比相似的人,就要接受Ta与你存在巨大差异的事实。
接受不同,才是走向包容的第一步。
感情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认知和认识伴侣,这是拥有良好亲密关系、获得和谐幸福的关键。让显性人格和隐性人格一起成长,健全自己,才能自己给自己幸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