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人

让这座城 温暖起来

到茅仙洞游玩的人,谁都会在进入正观之前,看到一精美的门墙。门墙上还嵌有“呼鹿耕烟种瑶草,招鹤下云倚古松”的泥塑。门头上还有三个蔚然的大字“清天观”(清天观:古称硖石寺、兴福寺,清朝末年定名为清天观。道观建于双峰山南崖,倚山面淮。临长淮之要津,衔青山之杰灵)。这几个字总会在清晨或傍晚,在朝晖或晚霞的映照下,把柔光从拱门上反洒落在河上,壁上,岭上,屋上,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清天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就是寿州名士(举人)汪以道先生的手迹。“清天观”三字启首小字是“民国二十三年秋月住持道苏理纯监修”,落款小字是“寿邑汪以道书”,字旁钤有两方印章。

(汪以道书“清天观”)

汪以道(1873年―1938年),字觉民,寿县城关人,清代举人、诗人、书法家。汪以道善行楷,笔酣力健,亦擅写北碑,朴拙而有隶意。“寿阳八景”之一的“茅仙古洞”(现在真洞外,面向淮河)四字至今保存完好,亦是汪先生的手笔。现在,茅仙古洞隶属凤台,业已成为凤台八景之首。

(汪以道书“茅仙古洞”)

今日踏雪来此,观字有感,诌顺口溜一首,略抒胸臆,辞意鄙俚,即希斧正。

寿邑名士汪以道先生书“清天观、茅仙古洞”

“清天观”字清秀雅,

骚人墨客点头夸。

“茅仙古洞”书奇妙,

魏碑隶意古拙花。

诗书齐名张树侯,

文生骁勇立佛塔。

碧水桐雨赞晚节,

青山竹云颂气华。

朝朝暮暮游客至,

岁岁年年谁道他。

汪先生是寿州晚清以来著名的诗家之一,也是与张树侯齐名的书法家。壮年即奔走革命。1911年,任安徽都督府秘书。讨袁之役失败后,投身于教育,曾在北京、天津、南京各校任教共20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铮铮铁骨的晚节。 1938 年寿州沦陷,为日寇所占。汪先生被日军逮捕,押至全林联队司令部。日寇强令其担任维持会长。汪先生坚决不被所诱,不接受招安,并严词拒绝担任维持会会长一职,遂惨遭杀害。

寿邑名士汪以首先生就这样英勇就义了。一名诗人,一位书法家,一个文弱书生,为了自己的信仰,用他那不惧死亡,不怕献身的刚正铁骨,刺破了日军坚固的牢笼。他的浩气长存华夏,他的品质久恒淮域,他的精神永驻寿春。

国难当头,骁勇不屈,不愿做汉奸,不当亡国奴,书生一介,挥斥方遒,真乃古楚都寿邑人的真性情、真性格。嗟呼,淮河水为先生歌功也,“茅仙古洞”为先生树碑也,双峰山为先生颂德也,“清天观”为先生立传也。

铮铮铁骨铸忠魂,浩然正气扬国威。愿每位游玩茅仙洞的人,都能在看到先生字的同时,不忘他勇斗日寇、宁死不屈,为中华而牺牲的英勇事迹。

作者简介:宪隆,半个寿州人,王献龙,平平淡淡教书匠,普普通通劳动者。

责编:月月 审核: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