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82岁的金老太有四个子女,自己还有五套房,价值近400万。按理说她应该是多子多福,衣食无忧的。可是金老太却告诉我们,她如今孤身一人住在了废墟之上,破旧的房子不但断水断电,墙壁还严重裂开,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可是四个子女却不管不问,明明有这五套房产,为何她会蜗居危房?这个老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和子女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老太满脸愁容地告诉我们,她的老伴30年前去世,按理说像她这么大年纪,应该是儿孙抱膝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儿女应该是老人最大的依靠。可是老人却说儿子不管自己,这又是怎么回事?老人指着这半壁残骸的房子告诉我们,这正是自己现在所住的地方,与儿子家仅一步之遥。属于儿子家的这部分装点一新,格局十分大气,而属于老人的那一部分,从侧面和背面看上去似乎在一片废墟之上。墙壁上那道裂痕让人寒心鼻酸,这个随时可能坍塌的房子,老人独自一个人竟然生活了三年,屋内阴暗潮湿,破旧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老太告诉我们,大儿子阿华就住在隔壁,距离不足十米,母子之间的关系连邻居都不如。为了了解真相,我们找到了阿华。阿华见到母亲的到来转身就走,简直和陌生人一样。阿华强调,母亲每个月有1600的养老保险,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自己身体不好,有病在身,无法赡养她,而且对于房屋征收一事,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利益,此事与他无关。此时阿华的儿子小勇告诉了我们一个秘密,原来阿华的妻子阿丽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当年因为婆媳关系不好,矛盾重重,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最终阿丽因为一只鸡被婆婆逼得喝农药自尽。这件事导致母子关系不和,是母子关系变化的分水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勇告诉记者,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便与奶奶分家了,从此便再无往来。叔叔以前一直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现在征收款也全在叔叔那里,赡养奶奶叔叔应尽主要义务。难道金老太真的把全部房产都给了小儿子了?小勇告诉我们,原来老人现在所有的房产都已经被叔叔阿国全部占为己有,可他为什么在占有房产之后,让老人居住在摇摇欲坠的危房里。接着我们找到了阿国的妻子了解情况,一见面婆媳就剑拔弩张,双方各执一词,儿媳阿英说自己有经常去看望婆婆,可老人却矢口否认说从未有过,并且现在在儿子儿媳的影响下,曾孙子见到自己也如同陌生人,每次想到这里老人就心痛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争执不休,说起与儿子阿国的矛盾,金老太满是委屈, 30多年自己从未感受过儿子儿媳的孝心,如今儿子儿媳在拆迁搬家后,见面更是寥寥无几。对于金老太所说的无处可去,阿英表示,丈夫阿国早已安排妥当,是老人一意孤行,坚持要住在拆迁一半的老屋子里。原来老房拆迁后,政府分配了五套安置房,现在报安置房的价值近400万,而房产全部在小儿子名下,金老太一气之下坚持要住在老房子里。老人说,当时拆迁时儿子没有告诉自己,于是老人耿耿于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婆婆的质疑,阿英表示拆迁房丈夫是所有者,安置房落户也是约定俗成的落在了丈夫阿国的名下。可是按照阿英所说的,按照风俗房子理应是儿子的说法让金老太无法接受,老人认为房产应该由自己来分配。原来拆迁的这套房子总面积为339平方米,共分配三套120平方米和两套90平方米的安置房,和160000元的拆迁款。让人诧异的是,产权上的名字是金老太和大儿子阿华,并未看到小儿子阿国的名字,可征收合同上的名字只有小儿子阿国一家人的名字,为何现在五套安置房全部变成小儿子名下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质问阿国情绪激动,当说到房子原始产权时他含糊其辞,刻意回避。按理来说,老房子的产权名字是金老太,她有权得到属于应得的那一部分财产。如今阿国竟把矛头指向母亲,难道他真的隐瞒了拆迁一事,想要独自占有母亲的财产?阿国告诉我们,除了分配的五套安置房外,还有房屋补偿的差价160000元。拆迁房还没出来,补偿款母亲已经拿走了。可对于分下的五套安置房,阿国避而不谈,当大家说要和母亲见一面时,他却匆匆离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金老太的希望已经不是要回房子,而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家人的照顾,让自己晚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儿子阿国说自己现在能力有限,没办法照顾母亲,而且母亲完全有能力独自生活,作为子女,无论老人是否有能力自理,阿国都应该尽到自己的义务。金老太提出轮流照顾的方法,自己甚至愿意拿出养老保险金,只想与儿孙一起生活。可对于老人提出的这个要求,阿国仍然拒绝了,他不愿与母亲协商,借口离去,母子之情已经荡然无存。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点下关注,不迷路!

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