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研究和感受江门鹤山古劳偏身咏春的魅力,2022年7月15日,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咏拳相报”实践队来到了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古劳咏春传承道游访,继续深入了解江门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队队员游访咏春传承道(吕瑾安 摄)

实践队来到的第一个故居是冯朝振故居。冯朝振跟随师傅王华三学习咏春拳,得到名师亲炙,学到了咏春拳的精髓,曾打击过山贼、参加过西江抗日游击队,用自己身本领报效国家。2000年,冯朝振回到古劳安度晚年,开展咏春拳的传承工作,成效显著。如今冯朝振故居中仍保留许多木人桩和各种器材,可见晚年的冯师傅仍不遗余力大力发展咏春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队参观冯朝振故居(吕瑾安 摄)

随后,实践队沿着咏春传承道来到了“传播先锋”王华三故居。王华三是古劳龙溪西便坊人,他体形瘦小,学习武术是为了强身自卫,通过自己刻苦练习用真心感动了宗师梁赞,便收他为徒。梁赞师傅根据他的身形结合习武经验,创立了偏身咏春。这套拳法包含了梁赞的十二路散手精华,也让王华三成为了一代咏春高手,并成为了偏身咏春拳传播功劳最大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队队员参观王华三故居(吕瑾安 摄)

实践队队员通过参观故居知道学习武术能够强身健体,增强自信。随后,他们来到了古劳偏身咏春拳馆,经拳馆创立人冯家辉师傅的介绍和展示,亲身感受到了古劳偏身咏春拳的力量,并向师傅请教了一些咏春拳的一些招式动作,经过这一番交流,队员们受益匪浅,并且对学习咏春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队队员学习咏春拳招式(郭倩雯 摄)

古劳偏身咏春拳在成功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咏春拳,这对于人们的成长、健康也产生生了很大的益处,这对古劳偏身咏春拳的传承也有很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