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潘素,因继母恶毒,将少年时的她卖入青楼。幸好被一位有“民国公子”之称的雅士倾慕,从国民党将领手里救她出火坑。凭借一副对联为媒,二人结为连理,厮守终生。相濡以沫,最终双双成为大师级名人,并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潘素,原名为潘白琴,出身苏州名门,是清朝宰相潘世恩的后人。后来,潘家家道中落,但潘素的母亲却对其十分疼爱,依旧以豪门姿态富养这个女儿。母亲请名师教她女红、音律和绘画。聪慧美丽的她,尤其对音律和绘画有着非同一般的悟性。

母亲病逝后,父亲续弦王氏。小白琴弹得一手好琵琶,在继母眼中,这就成了换取钱财的资本。狠心的继母就把她连同琵琶一起卖入了青楼。自此,她改名为潘素,自叹纵然曾高贵如公主,也只能认命跌落红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长相出众,又擅音律、绘画,潘素很快就成为了上海滩的头牌交际花,号称“潘妃”。

“潘妃”吸引了国民党中将臧桌的注意力,后来,臧桌还强行和潘素定了婚约。也是在这个时候,“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来上海游玩,慕名来拜会“潘妃”。

见到潘素的第一眼,张伯驹便懂得了什么叫怦然心动。虽然他来得迟了一些,却并非迟得不可挽救。真正的爱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初见的这一天是潘素二十岁的生日,张伯驹写了一副对联为潘素庆生:“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见到张伯驹巧妙地将“潘妃”二字嵌入对联中,又见他彬彬有礼,潘素竟也产生了“找到真命天子”的感觉,心中有个声音在不断提醒自己:这个男人,或许可以托付终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驹出身名门望族,号称“民国四公子”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十七岁的张伯驹,自然不会是单身。他不仅有妻室,并且不止一个。大太太李氏,是安徽督军的女儿,张伯驹十五六岁时迎娶她过门,属于典型的包办婚姻。他们没有感情,也没有孩子,李氏最终郁郁而终。

二太太是张伯驹自己挑选的,原本是北京的京韵大鼓艺人。长相算不上娇艳,也不擅长打扮,但张伯驹喜欢她贤惠能干,且有一手好厨艺。她的名字邓韵绮便是张伯驹给取的。

三太太的名字也是张伯驹取的,叫王韵缃。她是苏州人,与张伯驹生有一个儿子,一直和孩子、张伯驹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遇到潘素,张伯驹才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女人。两人互有好感,在交往中自然坠入爱河。

这时,臧卓也发现了两人的恋情,恼羞成怒,把潘素软禁在一所旅店里。

张伯驹得知后心急如焚,找了朋友孙曜东帮忙。孙曜东看到好友为难,一口答应了帮这个忙,他直接买通了臧卓的卫兵,然后一路冲进了旅馆,把潘素带走了。

第二天,张伯驹直接带着潘素回到了天津,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张伯驹直接分了一笔巨款给家里的太太,办了离婚手续。1937年,张伯驹和潘素在苏州举办了婚礼,从此过着十分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别人看来,张伯驹和潘素门第差距太大,但是他们二人却将不被看好的婚姻过得十分幸福。

婚后,知道潘素从小学过画画,虽然见她画艺不精,张伯驹却觉得她天赋异禀。于是不惜重金为她聘请名师,让朱德菁教她画花卉,让夏仁虎教她古文,让汪孟舒教她画山水,她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苏州名家。

在学画的这段时间里,潘素,画技不断提升。后来,她潜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四处游历写生。

1955年,潘素的《漓江春晴》获得了周总理的高度评价,称赞她的画“有新气象”,此后,潘素因画作名扬天下。

1958年,潘素的山水画《临吴历雪山图》被当作国礼送给英国首相,她传统水墨画的精湛画技,折服了国际友人。就连毛泽东主席也对潘素的画赞许有加。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她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终于成为了一代山水画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吴历雪山图

对于丈夫的工作和爱好,潘素也是十分“偏爱”的。张伯驹痴迷收藏,很多人都说他“败家”,而潘素却十分支持他。

1946年,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被出售,当时很多老外都有购买意向。张伯驹为了买下它,还把李莲英的老宅卖了,也没有凑够钱。

对于张伯驹这一疯狂的行为,潘素是理解的,她知道丈夫只是不想让国宝落到外国人的手里。于是,潘素将自己的嫁妆首饰都卖了,才凑够了购买资金,将《游春图》买了回来。

又有一次,张伯驹看中了一幅画,回家找潘素要钱。当时,家里的钱都用来买古董和字画了,两人生活比较拮据。

张伯驹为此愁的几天几夜没合眼,最终像个小孩子一样,一屁股坐到地上,在潘素面前撒娇。潘素对此无奈,只能“宠着”丈夫。

她答应把剩下的珠宝首饰抵押了出去买画,张伯驹一听直接高兴得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上床酣睡……

抗战时期,夫妻二人出逃北京,一路辗转到达西安。这个过程中,他们十分小心地保护着这些奇珍异宝。

然而,看他们看来这些比生命还重要的国宝书画,他们说捐就捐。

1952年,张伯驹潘素夫妇将花重金购买来的《游春园》捐给了故宫。

4年后,两人又将自己多年来耗尽家产购买的所有书画都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1982年,张伯驹感冒,两天后,感冒转为肺炎,过完八十五岁生日的第二天,张伯驹去世。十年后,潘素追随张伯驹而去。她虽未能给张伯驹留下一儿半女,却相知相守五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张伯驹、潘素夫妇身上,人们看到了他们为守护国宝,耗尽家产的高风亮节,也看到了相濡以沫的伉俪情深。也许,这就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