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类的迷思(共五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658篇推文。

全文共2694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引言

1 引言

2003年7月9日,美国加州,贝克斯菲尔德市,发生了一场惨案。

乔安妮-哈珀,一名三个孩子的妈妈,被发现死在家中;

她的头部有三个点22手枪弹孔,胳膊上两个弹孔,身体上还有七处刀伤;

乔安妮四岁的儿子,马克思-哈珀,死在自己的床上,头部中枪;

乔安妮两岁的女儿,林希-哈珀,死在床脚,背部中枪;

乔安妮的母亲,恩内斯汀,死在走廊里,面部中两枪;

最可怜的是乔安妮最小的儿子,马歇尔-哈珀,只有六周大,被妈妈藏在床角的枕头下,依然背部中了一枪。

即使是几十年的老警员,看到这个凶案现场都毛骨悚然。

很快,警方就锁定了一个嫌疑人,已经和乔安妮分居的丈夫,文森特-布拉泽斯

警察找到了文森特在和乔安妮结婚前,一系列的黑暗历史,出轨、家暴、甚至死亡威胁;

种种迹象表明,文森特的变态杀人动机,是不想承担离婚后的赡养费。

2004年4月,文森特被逮捕,他被指控犯有五项一级谋杀罪,但文森特选择无罪辩护。

他声称自己有“不在场证明”,辩护律师告诉法庭,文森特在案发当日,正在2000英里外的俄亥俄州,和他的哥哥麦尔文在一起;

尽管文森特已经十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哥哥了,但那一天就那么巧,他去了俄亥俄州哥哥家里去度假。

辩护律师还向法庭提交了一张租车协议和一系列信用卡消费账单,显示文森特在案发当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市,租了一辆车,并在商店消费购物。

但是,警方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当天文森特消费的商店监控里,只看到他哥哥麦尔文的身影;

文森特的解释是,自己坐在商店外的车里,并没有亲自走进店里。

更蹊跷的是,那辆文森特租来的车子,显示在三天里开了5400英里,可文森特却强调自己没有出过北卡州,这些里程都是自己在本地开出来的结果。

警方知道文森特在说谎,但却没有直接证据来拆穿他的谎言。

案件被搁置了,大家都很痛心。

怎么办?

就这样让这个刽子手逃脱法律的制裁?

2004年7月,警方和FBI来到了位于加州大学的,博哈特昆虫博物馆,手里拎着一块汽车的散热器片。

他们找到博物馆馆长,加州大学昆虫学家,林恩-金西教授,并把这块散热器片交给了她。

这块散热器片,正来自文森特当时所开的那辆车,散热器片上沾满了各种昆虫的尸体,腿、身体、翅膀等等。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在长途跋涉的汽车散热器片上找到昆虫尸体,这很司空见惯;

但警方把希望寄托在这最后一个证据上,也就是这些昆虫尸体上;

他们想知道,昆虫学家们是否能通过辨识这些昆虫,而找到些什么证据。

当然,因为司法程序的要求,警方并没有告知林恩教授,这块散热器片的真实背景,这是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影响了证据的有效性。

警方只是要求林恩教授看一下,这些昆虫尸体中,是否有哪些是加州常见的,但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俄亥俄州?或北卡罗来纳州?

林恩教授在散热器片上,一共找到三十种不同昆虫的身体部件,这包括翅膀、大腿、腹部、头部等;

其中有六种,最值得关注;

首先是两种甲壳虫,它们仅会出现在美国东部(俄亥俄州或北卡州);

然后是两种真虫,一个叫“Neacoryphus rubicollis”(一种吃种子的虫),另一个叫“Piesma brachiale”,这两种虫在美国仅在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和南加州出没;

接下来是一只名叫“Polistes aunifer”的金黄蜂,绝大多数出现在加州,最远不会超过堪萨斯州;

最后,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虫子,名叫“Xanthippus corallipes pantherinus”,俗称“红腿蚂蚱”,它以鲜红色的大腿著称,非常醒目;

碰巧,这块散热器片上,就找到了这只虫子的红色大腿;

“红腿蚂蚱”在美国仅仅会出现在堪萨斯州和德克萨斯州中部,其它地方根本不会有。

这六只虫子的识别,非常有力地向人们阐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载有这块散热器片的汽车,确实在美国东部出现过,但它也一定从俄亥俄州向西,或经70号国道,或经40号国道,并至少驶经了科罗拉多州的西部。

这些证据在2007年5月15日,由林恩教授提交给贝克斯菲尔德最高法院;

陪审团宣判,文森特五项一级谋杀罪名成立。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文森特死都想不明白,给自己最终定罪的,竟是一只红腿蚂蚱。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让我们看看这只“小英雄”的真实身份,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 昆虫纲 Insecta

目 : 直翅目 Orthoptera

子目: Caelifera

科 : 蝗虫科 Acrididae

属 : Xanthippus

种 : X. corallipes

人类对昆虫世界的分类,在一般人眼中提不起任何兴趣;

看到这只虫子,一般人只会说,

这不就是一只蚂蚱吗?

但昆虫学的分类,却能在关键时刻,给文森特的汽车安装了一个特制的“GPS导航”,使其轨迹无所遁形。

2 汇总篇简介

2 汇总篇简介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把之前的某一个系列推文做一个汇总,方便查找链接。

分类的迷思”系列,是“模糊谈判论”的第二个系列推文,这个系列共有五篇。

要聊“模糊”,就少不了要聊“精确”;

“模糊”和“精确”,在这个系列里指的是分类边界。

“分类”这个话题很大,但很重要;

人,是通过“分类”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分类,我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而我们却并没有真正把“分类”这个概念好好思考过;

尤其是“分类”的边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

过于模糊的一分为二,会让我们变得极端;

过于精确的无限划分,又会让我们变得无措。

“分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模糊”还是“精确”?

对我们有益的分类,可以让我们凭借一只红色蚂蚱,来伸张正义;

对我们有害的分类,却一样可以让我们仇恨世界,非黑即白。

在这个系列里,我的重点确实就是有关“分类”的迷思;

这些“迷思”,从“形而上”开始,逐渐向具体的分类黄金率延展;

我希望在“模糊谈判论”的面纱揭开之前,能够让你明白,

恰到好处的分类边界,是有效沟通的又一个契机。
3 相关文章索引

3 相关文章索引

以下是整个系列的索引链接:

人类天生就拥有的特殊能力,基础分类 | 分类的迷思 第一篇

分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精确?还是模糊?| 分类的迷思 第二篇

生与死的分类边界,难道也不够清晰吗?| 分类的迷思 第三篇

“山”和“丘”的分类边界在哪里?你也是囤积怪吗?| 分类的迷思 第四篇

分类有没有黄金分割率?数字7很神奇吗?| 分类的迷思 第五篇

-

这里是“谈判思维”!

分类的迷思(共五篇)

--- 桔梗(839239@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