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济南是一座泉水和历史的古城,不近其颜不知其容。

许多人生活在济南大半辈子,也只是穿梭在单位和家庭之间,情怀只是留在了唇齿和岁月之间,车子只是疾速走在八车道的经十路,走在熙熙攘攘的乐源大街,走在电车、公交和电瓶车和自行车铃声交加的解放路,却没有深入到济南的老城。譬如铜元局之于家桥。

深夏的午后,天濛濛细雨,从大明湖出来走过熙熙攘攘的马路就会走到铜元局后街。住在铜元局前街的王大娘告诉斩云剑,她们家已经在这里住了三代了,但是,这里的房子不是她个人的,属于公租房。这一片青砖黛瓦的民房中,没有几户人家办公房产证,都是公租房。虽然是公租房,房管局也不会撵你走。除非你个人想置换搬走,提出个人意愿,房管局会给你安排。王大娘轻声漫语地说:“住着吧,这里挺好,走到头就是于家桥和小河流水,日夜哗啦哗啦的都习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大娘说的小河就是流过铜元局后街的于家桥小河,河水来自五龙潭的泉水溢出后,缓缓流经名为“生产渠”的小河,古也称小河,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历城县志》曾记载:“小河,在五龙潭迤北,蜜脂诸泉汇为溪流。莲塘蔬圃相错如绣,垂柳覆堤,游人就浴,其流北注,稍折而西入于泺水。”

但凡在这里出生的孩子,记忆里都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底下被水流打磨成圆润光滑的鹅卵石。夏天赤脚走在河水里,也不会垫脚。河水不深,不到1米4高的小女孩,赤脚下到水里正好在大腿之下。小鱼小虾清晰可见,像精灵一样的自由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元局街是当下济南保存完好不多的老街之一。如今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一些怀旧的耄耋老人了,他们的根在这里,她们的记忆在这里,虽然出行不便,但是,房管局拿出一套三室居的大房子跟她的老舍置换,她们也不舍得。

说于家桥可能很多济南人不知道,但是说铜元局前街有很多人知道其名,听其街名就知道铜元局是一个历史故事的老街,还真与“铜元”有关。

关于铜元局街名字的来源,还得从咸丰元年(1851年)说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筹措军费开支,将“制钱”每枚重一钱二分改为一钱,所铸造的大钱有“当十”“当五十”“当五百”“当千”等多种,提高“制钱”面值。1854年,山东省设宝济局专铸大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轻,容易出现私铸,为抵制私铸,新的币制——机制铜元在客观需要下应运而生。至光绪三十一年,已有十个省共二十多个钱局铸造。1903年,山东巡抚周馥在西门外东流水街建济南铜币厂,也就是铜元局,次年开铸。由于大量铸造,成色不一,导致了铜元迅速贬值,济南的铜元局于1907年1月28日停铸,归并直隶省。清代铜元局存在时间很短,铜元作为一种辅币也只流通了半个世纪,但铜元局街却留存至今。

铜元局曾经是东流水街的一部分,后制币工厂迁址,原厂址就成了铜元局街。

昔日的铜元局应该是充满着叮叮当当制币的“铜臭气”声,现在走到这里只能远远聆听到流水的声音,更无半点与真金白银有关的“铜元”欲望气息。今非昔比,此铜元已非彼铜元。留下来的只有岁月的斑驳和历史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闹市深处有静巷,说的应该就是这里。铜元局街正面沿街对着护城河,画舫直通大明湖,依河而居的西边一溜儿小青瓦的古朴建筑就是铜元局街。一排青色屋舍,青砖黛瓦和马头白墙及鱼尾状翘角雕花屋檐的民居老屋,彰显着济南这座老城的风貌。这里还是许多老济南人在居住着,门楼挂着大红灯笼和藤蔓植物,烟火气十足。

铜元局前街有两条笔直的拐弯,与正街形成穿插的形式。往西走会出现几座红砖外饰的房舍,跟东边的青砖有着鲜明的色彩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拐弯处,房屋出现一边是耀眼的嫣红,一边宁静的黛青。色彩的对比也彰显出老济南人在朴素岁月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随着墙角拐弯跟随着小河的流向,一直往北就是于家桥。以河为隔,西边是被保护起来的房屋和雕刻着牡丹花的照壁墙,最为猜想的就是那扇始终闭门的朱漆门楼,主人已经不知去了何方!

而河东有一家泉水酒馆,每天生意火爆,许多游客以及老济南人也慕名而来,让酒馆老板接一杯趵突泉啤酒,不用下酒菜,太奢侈,真正喝扎啤的酒友,就是只要一杯大或者小扎,坐在河边的马扎上,慢悠悠的喝上一杯,那叫做上头。至于一个时辰喝了几杯,老板娘的算账纸上都给你记录好了,3.5元一杯。最终怎么也得消费个四五十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性,斩云剑也要了两杯小扎,喝了一杯半就有点晕乎,有人问趵突泉啤酒上头吧,斩云剑悄悄地回复说,谁喝谁知道!

小河里时不时有孩子们玩水枪的嬉笑声,更有附近的居民到河边洗涮纱窗的情景。

铜元局,于家桥,清澈的小溪,和原生态的老济南人,走到这里你仿佛感觉穿越了时空,定格了济南老时光的表情。这里不仅仅是趵突泉的啤酒有点微醺,斩云剑更是陶醉在闹中有静的街巷里,不愿回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河边,你不小心进入我的镜头,我也不小心走进你的心里。只要站在于家桥的小溪边,你都会成为画中人。

既然是代表老济南的窗口,又怎能没有美食的陪伴!

在靠近护城河铜元局前街东边的街面上,有一家网红烧饼店叫:“秦记火烧”。店铺不大,却在周边相当的有名,这个烧饼店主打的就是油酥烧饼,还有五仁烧饼、红豆馅烧饼。烧饼的包装都是用特制的纸袋包装,看来这家老板也懂得了如何在老街做一件对得起老街的美食,其美食的品质跟老街很搭。说实话,烧饼铺在济南随处可见,但是像“秦记烧饼”做的这样有属于自己味蕾的店面还是凤毛麟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在省城,也难得有一日的空闲属于自己,带着相机逛一逛于家桥,特意地赤着脚体验一下冰凉的泉水的温度,打心里也是感觉这个难熬的酷暑,有一些凉意的风,从泉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