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来,肃南县森林消防大队结合驻地实际,加强任务形势分析研判,修订完善战备方案,检修补充装备物资器材,安排常态化水域救援训练,及时查找防汛抢险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全面做好防汛备战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夯实水域救援能力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备是救援的核心,只有熟练操作使用装备,才能发挥“1+1>2”的效果。队伍以装备类型为基本单元成立教学小组,组织小组内部开展试讲试教,坚持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为基本思路,在实战检验中归纳总结最佳方法,着力解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将水域救援机器人、救生抛投器、橡皮艇、冲锋舟等主战装备作为当前重要训练内容,达到熟练操作、人装结合的目的。重点对舟艇挂机组装、舟艇编队行驶、沙滩离靠岸、码头离靠岸、破浪前行、水面搜索和舟艇队形排列变换等课目进行专题训练,趟出了支队冲锋舟训练的新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锤炼涉江下河实战本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依托营区地理位置,就近在民族公园开展水域救援入水方式、救援泳姿、无动力舟艇操作、翻舟自救等基础性课目试训,救援人员基本功不断夯实,人装结合更加紧密。坚持走出营区,走向野外环境,积极利用驻地水资源的优势,将隆畅河作为野外水域救援训练场,开展活饵救援、O型救援、抛物救援、舟艇驾驶操作等实战课目初练,为涉江下河训练积累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提升备战打仗制胜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瞄准任务靶心,按照实地、实兵、实装、实战的要求,将共同训练的相关基础理论实践运用与课题训练同步展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灵活利用现场环境,随机抛出救援难题,从难设置救援场景,模拟落水人员营救、转移被困群众、人员溺水打捞等多种场景,依托现有装备、科学编组、规范流程,逐步形成一整套多科目融合的水域救援实用战术和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常态化水域训练,进一步筑牢了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练为战”的思想,锤炼了队伍在复杂环境、陌生地域快速高效实施水域救援的作战能力,全面提升了队伍综合应急救援水平,为下步遂行任务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