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西部决策视频截图

“靠声音副业赚钱”“教你说话就能月入过万”“小白也能声音变现”……你会选择相信吗?

7月18日,#女生被骗3万后不服气又被骗5万#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显示,一名16岁的女孩因喜欢配音,在网上找了一份声播暑假兼职,并得知如果想要接到配音的工作,需要先刷单。随后,该女孩先刷了两单并向对方转账3万余元,就在要刷第三单时,被其母亲发现并报警。

此时,该女孩因意识到被骗要联系对方理论,没想到又被对方骗走了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西部决策视频截图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中还存在以兼职配音“月入过万”为噱头的培训班、兼职,有些不仅不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埋伏下的陷阱。

兼职配音实为被骗刷单?

正当“女生被骗3万后不服气又被骗5万”的事件引起热议时,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用“兼职配音”作为诱饵,实则是骗取消费者信任进行刷单的事件并不是个例。

“此前我在一个听书平台上也曾收到私信,询问是否对兼职配音有兴趣,可以介绍相关信息。在添加对方QQ号为好友后,对方先让我下载了一个软件,说是用于接活,此后又发给我一段文字,作为试录音内容并传至软件上。”据有声书爱好者张先生回忆,提交试录音后,很快便收到对方回复,称通过审核,还发来10元费用。但此后若想再接活,对方却称需要先提升自己在软件中的信誉值,方式则是按照他们的要求完成刷单、代购等任务。

张先生表示,“这会儿我便觉得有些不对劲,没敢再往下与对方接触。后来在网上查询发现,很多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中了圈套,被骗了数千甚至上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扬州警方刚刚公布的刷单类诈骗警情中,就包括利用兼职配音引流,将受害人吸引到相关手机软件后再引到刷单上的例子,有大学生因此被骗了近2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在5月底,厦门警方同样提醒市民群众不要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零要求”的兼职广告,而背后起因便是有受害人看到兼职配音能赚钱,按照对方要求代购多笔订单,被骗走数万元。

4000元培训班报名费打水漂

正当不少受害人困于“兼职配音实则刷单”的陷阱时,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也是被声音、配音能赚钱的噱头所迷惑,上了培训班的当。

消费者田先生表示,今年以来不时能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类似“学习配音后副业月赚超主业”的帖子,都是一个人讲述自己在培训班学习配音后月收入猛涨,甚至仅配音副业便能月入过万元的经历,后续恰好在一个帖子下看到开设配音培训班的信息,便进行咨询。

据田先生透露,当时客服称缴纳4000余元的报名费后,会进行5个月的培训,小班教学,也包含5次一对一指导,培训结束后保证提供工作机会。但缴完了费,他发现课程并非小班教学,只是一拨人线上观看录制的视频,此后也没有承诺的工作机会,4000余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刘女士也有类似经历,“我是在社交平台上看见的配音培训班信息,4个月课程不到3000元,保证后期有工作机会,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只是在矫正普通话,也没有人讲述配音实践经验,课程结束后虽然有所谓的提供工作机会,但我所在的班级里根本没有学员被对方选中”。

当消费者发现培训课与此前宣传存在出入后,也与对方进行联系,想要退回全款,但得到的答案或是推脱,或是无法退全款,或是表明今后会继续提供工作机会。“后来我再次翻阅当初签约的报名须知才发现,上面并没有提及如果没有工作机会将退还全款的条目,只是说会提供工作机会,因此也难以用此来让对方退回全款。”刘女士无奈地表示。

天上不会掉馅饼

毋庸置疑,有声行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正在日益增长。据易观分析发布的《2022年中国音频市场年度综合分析》显示,2022年我国在线音频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用户规模则有望达到6.3亿人,同时在线音频用户已经普遍建立起为音频内容付费的意识,超六成表示在过去一年有过付费经历。

正是在市场的发展下,有声行业受到的关注度日益增长,不仅资本层面纷纷在该领域加码布局相关业务,普通消费者在使用音频的同时也萌生了入行的兴趣,此时不法分子便有了钻空子牟利的漏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音师王鸣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行业的发展确实给了配音从业者更多的工作机会,但这并不代表是一个毫无门槛、轻松便能上手的工作,每年大量专门学习播音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最终都只是真正有声音条件又有专业能力的人才能在行业站住脚跟,跻身行业前列的更是少数。而没有经过培训、声音条件也不足的消费者如若只是自身兴趣,可以进行尝试,但很难真正走进配音行业。

在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圈套依旧是圈套,只不过披上了一层配音的外衣来装饰自己,引诱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达到自己牟利的目的。因此消费者需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如若真正对配音有兴趣,从正规渠道进行体验,不要轻信既无门槛又能有高收入的诱饵信息。

记者丨北京商报沸点调查小组

编辑丨汪乃馨

图片丨扬州网警微信截图、西部决策视频截图、壹图网、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