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江南,花似火,水如蓝。
走进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文化礼堂,一股清新亮丽之风扑面而来——廊庑下、墙壁上、阶梯旁乃至梁栊间,一幅幅线条粗犷、色彩炫目的乡土乡情图画,让人目不暇接。充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绘画,把这里点缀得诗意灵动、情趣盎然。
一幅名为《明天结婚了》的画让不少人驻足,满屏大红大紫的色彩将农家婚娶风俗场景恣意渲染。该画整体布局粗中见细,俗中见雅,凸显出作者细微的观察力和浑厚的笔法功底。
“秀洲农民画受益于传统的年画、灶画等影响,是当地农民从纺织、稻作、民俗等文化中吸收剪纸、刺绣、土布印染、雕刻等制作手法,融合蓝印花布、雕花糕模、泥塑蚕猫等本地民间技艺,围绕水乡风俗情趣创作的画作。锅碗瓢盆、鸡鸭鱼羊、捕鱼种地、婚丧嫁娶……水乡农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信手拈来,成为一幅幅或瑰丽、或淡雅、或明媚、或古朴的画中美景。”现场工作人员讲解道。
作为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积淀深厚的马家浜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水乡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扎蚕花、网船会、踏白船、打莲湘等民间习俗,造就了江南水乡别有风味的民间艺术奇葩。在这方土壤里成长起来的秀洲农民画,色彩鲜艳、清新淳朴,充溢着时代的风采、生活的激情。
胜丰村农民画室 曹海港摄
张金泉是油车港镇农民画队伍的主要骨干成员。他原本是一位木工,跟随父亲学习祖传的造船手艺。自小就喜欢绘画的他,经过多年来的自学钻研,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多年来,张金泉共陆续创作了300多幅作品,并凭借画作《国泰民安》获得2011年全国文联第二届美术展最高奖。
据介绍,秀洲农民画渊源很早,今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秀洲农民画源于改革开放之后,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一些热爱绘画的农民在秀洲文化馆的组织下开始进行农民画的创作。从制度环境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府通过组织人员培训、参加美术作品展出、举办民间画艺术节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农民画发展的社会氛围。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秀洲农民画进一步推陈出新,并产生出一系列的衍生品,其经济价值的实现更夯实了其创作基础。
胜丰村是秀洲农民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秀洲重点打造的具有浓厚江南文化的“水上艺术村落”。据胜丰村党委书记范治新介绍,该村以“麟湖画乡非遗线”串珠成链,打造了休闲公园、西千亩荡、梦想田园菱文化展示馆等一系列凸显湿地特色、文化底蕴的乡村景致,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走在秀洲的集镇村庄、大街小巷,圩墙、檐廊、亭台、桥梁,处处都布满了色彩斑斓、各式各样的民间绘画,仿佛徜徉在春天的溪谷,如梦如幻。
油车港镇菱珑湾艺术村 曹海港摄
“秀洲农民画最初是许多本不会画画的农民汲取当地传统的剪纸、刺绣、灶画、蓝印花布等民间艺术,大胆地拿起笔来做画。描绘的多是千家万户的日常起居和当地的风俗礼仪、生活习俗、时代变迁等,表达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创作的农民画造型夸张、用色大胆,选用蓝、绿、红、黄、白等大块色彩进行铺陈描画,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呈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艺术特色,富有水乡风俗情趣。”秀洲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郑伟佳介绍说,秀洲农民画内容直白清晰,色彩醇厚浓烈,通过铺陈大块的蓝色、绿色、红色等,表现出积极、热烈的视觉观感和心理反映。
嘉兴秀洲区位于浙江省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河道纵横,水草丰茂,水乡文化浓郁。目前,当地已创建了农民画特色镇1个、农民画特色村3个、农民画创作基地7个、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26个、农民画个人画室8个,有农民画骨干作者100多人,后备人才2000多人。迄今为止,秀洲农民画已在全国40多个画乡进行交流展出。并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举办展览,有3000多幅作品在海外展出,400多幅精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中国丝绸博物馆及各国友人收藏。秀洲农民画艺术中心至今已接待法国、加拿大等国内外宾客近6万人次,成为当地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新景观。
其中,缪惠新是第一个去国外举办画展的农民画家,被美国《时代》周刊关注报道并被授予“亚洲十大艺术家”称号。
从叮叮当当造船、勤勤恳恳耕地,到如今妙手丹青、化腐朽为神奇,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拥有个人画室乃至作品漂洋出海,缪惠新、张金泉们完成了从一位普通农民到乡土画家的华丽蜕变。那一双双原本拿惯农具、长满老茧的手掌,运用鲜艳丰富的色彩和独具特色的构图,变幻出一幅幅想象力奇特、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间绘画作品。让童年的记忆,让老辈人的传唱,让古老的江南水乡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伴随时代的发展,秀洲农民画构思构图也更加新颖独特,贴近生活。如描绘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为主题,以浓墨重彩的地方特色,书写新生活,成为传播正能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载体。(徐贤良 胡佳)
责编:张靖雯、庞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