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塘村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距桂林市区约25千米,距灵川县城约13千米,距灵田镇政府所在地10.5千米,为灵川县灵田镇四联村委所辖的一个自然村;村口的地理位置为北纬25°23′55″,东经110°26′48″。整个村庄分为东西两个群落,133乡道穿村而过,现有住户156户,总人口770余人,常住人口660余人,是个不小的自然村。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先民从山东青州府陆续迁徙至此,南宋末年聚落成村。因村前有山叫“迪金山”,村旁有口大水塘,故取名“迪塘”。迪塘原是一个多姓氏杂居的村落,但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现村民以李姓为主,且为同一个始祖相传,其他姓氏陆续外迁,至今只剩一户蒋姓住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迪塘村景

现村中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老建筑,大多还有人居住。村中老建筑内部结构主要有雕花门窗、神台、名人匾额、砖雕纹兽、彩漆檐画、陶料防潮地板砖等,其中以“毓水培风门楼”“五叠堂”和“绣花楼”最为有名。近日笔者再访迪塘,见到了年过80的迪塘李氏第23代孙李贵玉和村委副主任李成荣,与其座谈并查看了迪塘李氏分别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和2004年修的《李氏家谱》,其一世祖李仁卿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生于同为一乡的东田村委西岸村,为西岸村李氏一世祖李千七的后裔;19岁孤身至迪塘,以打铁为生,是年娶本村苏氏老闺女为妻,定居迪塘,育4子6孙8曾孙,由此迪塘李氏分8房,其中一房外迁至他处发展;现迪塘李姓均为这7房的后裔,今已传至29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毓水培风”门楼

李氏一脉,虽一世祖为打铁出身,但发家有方,对后代的培养也十分重视。明清两朝,李氏一族共出进士1名、举人6名、文武秀才近40名,多人任过同知、知县、游击、巡检司等文武官员;民国时期尚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该村考上各类大、中专学校的子弟呈井喷式爆发,在外担任各类职务者众多,仅20世纪80年代后,获博士学位的李氏子弟便有3位。

李氏一脉史上最有名的为6房第9代孙、明朝进士、曾任南明王朝兵部左侍郎(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左都御史(监察部副部长)的李膺品和长房第10代孙李××(具体名字李贵玉老人已记不清楚了),李××不仅为李氏一族史上最富的人,也是明末清初灵田赫赫有名的大地主,在北至兴安县大溶江镇、南到灵田镇的惠(会)林村、东至兴安县的高尚乡、西到灵川镇的双潭村,共拥有良田2700余亩;村中现存的五进大院落“五叠堂”和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绣花楼”便是由他所建。李××发财后喜做公益事业,先后架桥修路建凉亭,获朝廷“皇恩旌表”牌匾表彰,该匾现存灵川县“桂北民俗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中包边镶嵌的石板路

李膺品则为桂林史上有名的抗清英雄。民国十八年(1929年)《灵川县志》卷六有其长篇列传,李膺品(?—1653年),谱名张锦,号狮山隐者。迪塘富家出身,明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为灵川县明朝的五位进士之一,历任兵部候补主事、监军御史、兵部左侍郎兼左都御史。1644年3月,李自成率兵攻进紫金城,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当年5月清兵入关,6月5日进入北京城,明朝亡。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南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福州称帝,国号隆武。身为兵部候补主事的李膺品赶往福州,向唐王陈述兵情,将家财和薪俸全充军需,被唐王封为监军御使;随即被派往长沙与何腾蛟策划收复江浙,计划失败,福州失守,唐王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进大院“五叠堂”的门庭

同年十一月,桂王(初称永明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颁诏何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李膺品为兵部左侍郎兼左都御使,与何腾蛟、张同敞一道抗击清兵。兵败,从湖南退回桂林,继续抗击清兵。1649年,李膺品不满永明王老是逃跑而辞官回到灵川老家,与同乡举人、愤而辞职的兵部前方职事(处长)陈经猷(灵田镇阳旭头村人)和已告老返乡的原兵部尚书(国防部长)莫在声(灵田镇大村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20岁时中进士,后一直在外做官,崇祯初年官至兵部尚书兼山海关总制),联合灵田、三街一带乡民,设立牛岭、勃岭、乌岭三隘,“均田立约,习武修备”,以永宁镇(现灵田镇大村)为大本营,与桂林瞿式耜(1590—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江苏常熟人,时任广西巡抚)、全州张同敞(?— 1650年,字别山,湖北江陵人,明代政治家张居正的曾孙,时任兵部侍郎,桂林总督)组成犄角之势,共同抗击清兵。清顺治七年(1650年)冬,清军长驱直下,桂林失陷,瞿、张被俘在叠彩山殉节。桂林一带只有灵田尚未落入清军手中。

清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李膺品传情报给农民军领袖李定国,告知桂林空虚。李定国在连克沅、靖、武岗、宝庆后,暗取小道南下全州,破严关、克桂林,抗清形势一度转机,史称“桂林大捷”。其中李膺品功劳不小,史书载:“……李定国直捣桂林,诛叛将孔有德,膺品实阴共之也”。清顺治十年(1653年)一月,在李膺品提供情报和率兵侧应下,李定国率兵由平乐进攻桂林,重创清兵。清将军钱国安、广西巡抚陈维新深为惶恐:“李膺品、陈经猷雄居省东一隅,实为肘腋之患。”遂派重兵围剿。十一月,清军设计谋,派重兵分3路攻进永宁镇。此时莫在声已病故,李膺品、陈经猷和当地民众虽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永宁镇陷落,李膺品退至五指山自缢身亡,陈经猷也于尧山乌岭守隘自刎殉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中女眷集中交流技艺的“绣花楼”

明朝存世276年,灵川县仅出5名文科进士,灵田占2名,这两位文科进士,最后都是任武职;而另一位参与武装割据的主要人物陈经猷,也是文科举人出身,所任的也是武职。清初灵田长达三年的抗清斗争,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则是:已退休的国防部长、已辞职的国防部副部长和已辞职的国防部处长,散尽家财,组织乡民,拼死抵抗,兵败殉节。是为古代文人投笔从戎的典范,令人感到由衷的钦佩。

路书

导航:输入灵川县灵田镇迪塘村,按语音提示行驶即可。

迪塘村属灵川县灵田镇四联村委,距市区约25公里。

路线1:从桂林市区过灵川县城,到县城北的灵勃加油站前右拐(东转)进入501省道,经双潭村后到达灵田镇四联村委正义路口,左拐(北转)进入133乡道行驶约四公里便可到达迪塘村口。

路线2:从桂林市七星区芳香路直行穿过尧山乌岭隧道到达灵川县灵田镇东田村委西岸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再前行到501省道左拐(西行)至灵田镇四联村委正义路口,进入正义路口后直行约四公里便可到达。

线路3:自七星区建干路过东二环后往尧山方向行至大河乡潘家村左拐进入,途经灵川县灵川镇王家村沿105县道前行,进入501省道去往灵田。

2022年5月22日于骝马山脚

吕建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