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有名的古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然这里的“将军”只是将士们的代称,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将军的意思。但每每在读近代史时,都不得不感叹,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多少革命将士们都没有来得及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牺牲在了残酷的战场上,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农村放牛娃出身,16岁参加共青团,仅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就从警卫员晋升为了师政委,他就是陈海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海松1914年出生,是家中独子。在他15岁的时候,他的家乡成了革命游击队的根据地。陈海松也因此对革命斗争有了深入的了解,革命的火苗在这个少年心中种下了火种,陈海松开始积极投身革命,成为了当地儿童团的团长。但陈海松家人刚开始并不支持他的工作,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独苗,陈父害怕他跟着革命队伍去行军打仗,断了家族烟火,所以对他看管得很严。

为了能有机会参加红军,陈海松假装放弃革命,开始天天去地里干活,这也让陈父放松了警惕。但没过几天,陈海松趁着在地里干活的机会,瞅准家人不注意的时候,扔下锄头跟着红军队伍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进入部队时,因为年龄太小,他被安排成了许世友的勤务兵。很多人都知道许世友是红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陈海松初入部队跟在许世友身边学到了不少东西,加上陈海松自小就聪明伶俐,很多事情上都能举一反三,他在部队中迅速地成长起来。

后来,陈海松因为办事干练,被派到通讯班,成为了一名通讯员,不久后又升职成为了宣传队长,很多政治宣传,他听一遍就能记住,而且还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形象生动的讲解。陈海松虽然没有上过学,但他天赋过人,军事素质和作战意识很好,加上他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他随着实战经验越来越多,他指挥战斗也越来越厉害,没多长时间就升任红军团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他却被冤枉,被“肃反”,降职成了一个普通的大头兵。但是金子不会一直被埋没,不久后陈海松所在的部队与敌军遭遇,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战,陈海松被火线提拔为副营长。临危受命的陈海松凭借丰富的对敌战斗经验,迅速部署好了作战计划,带领战士们与敌人进行了几天几夜的鏖战,牢牢地将阵地掌握在我军手中,这场战役累计歼敌1500余名。

之后陈海松带领部队连续打出来很多场漂亮的战役,19岁时,被任命为红军25师的政委,是红四方面军年龄最小的师政委,而与他搭档的师长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熟人许世友。一年之后,又升任红九军军政委,成为许的上级。仅仅4年时间,陈海松的晋升之快令人感叹,而他的才干由此也可窥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让人惋惜的是,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却过早地陨落了。1937年,陈海松率领的红9军奉命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他带领不足千人的部队,扼守在山口,与人数高于我军数十倍的敌人纠缠了十来个小时,整支部队的子弹都打光了,但全军战士全都悍不畏死,到最后整支部队都打光了,陈海松也不幸牺牲在了这场战斗中,年仅23岁。

陈海松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如此的璀璨,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未来,他虽然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他的名字将永久地留在新中国的史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