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航海博物馆联手中远海运集团、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黄浦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地铁站里看‘一江一河’主题展”,深入发掘和展现与“江河”要素紧密相连的上海城市文化和历史底蕴。著名的崇明沙船也亮相人民广场地铁站。
沙船是中国古代航海木帆船“四大船型”之一,据康熙年间《崇明县志》记载:“沙船以出崇明沙而得名,太仓松江通州海门皆有。”崇明沙船船身扁浅,船底宽平,方头方尾,多桅多帆,肋骨多,舱面建筑少,不仅行驶快捷平稳,而且转向灵活,在沙洲之间行驶如履平地,倘遇搁浅,也是安然平卧,不伤船体。其一大特色在于,船身两侧装置披水板(俗称撬头),当船在逆风中作“Z”字形行进时,可减缓向下风横漂的速度而延伸有效航程。
沙船很好地满足了封建王朝通过河道漕运将东南地区的粮食物资运往北方的需求,是我国古代航海人和造船工匠们智慧的结晶。崇明位于长江口,是漕运航线的关键枢纽,因而在沙船诞生和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记载,沙船航运业在南宋后期已相当发达;清道光之后,汇聚上海的沙船更是多达5000余艘,其中崇明沙船便占据了 “半壁江山”,可谓盛况空前,其对上海港埠的开发和城市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崇明沙船模型图
晚清著名诗人秦荣光在诗中细腻描写了沙船船工们的艰辛与期盼:“惯驾沙船走北洋,船头四望白茫茫;得归幸庆团圆会,天后城隍遍爇香。”即是说船工们每次驾船出海时,一定先要到上海县城内的天后宫或城隍庙烧香跪拜,祈求平安回家,与亲人团聚。我们今天再读时,也依然能感受到,先民们驾着崇明沙船,为了家人的生计到江海闯荡的勇敢与坚韧。
如今,崇明依然是船舶制造的“圣地”,艨艟巨舰不断从这里驶出,航迹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然而,沙船的时代却终究远去了,其在一个多世纪里彻底为机械轮船所取代,或许是因为它太质朴、太土气,人们太过习以为常,几乎没有崇明沙船得以留存。如今,在崇明区博物馆的船史陈列室,还保留有一块古船残骸,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荣光。
好在,高度疑似为平底沙船的古沉船“长江口二号”相关打捞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相信再过不久,人们便能经由它,领略沙船的无限风采。
此次展览中,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的精品船模“上海五桅沙船”亮相人民广场地铁站,令市民得以一窥沙船的原貌。
在陕西南路和南京东路地铁站内,展览则以图文为主,辅以瓶中船和船舶模型,生动展示了黄浦江、苏州河岸线的今昔变化。展览选取“一江一河”沿岸的代表性建筑和景观,展示“一江一河”沿岸丰富的历史遗存,体现“一江一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所积淀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此次主题展览在人民广场、陕西南路、南京东路三个地铁站同步开办,将持续至7月底。
记者:朱远哲
编辑:陈锦源
责编:李琳、顾佳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