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名睦仁,是日本第122代天皇,近代日本总揽内政外交大权的专制统治者。睦仁出生于一八五二年十一月三日,是孝明天皇的次子,母亲中山庆子,一八六零年被定位储君。按照日本历代天皇均有较深文化素养的传统,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精通汉文、日文等儒学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八六七年,在倒幕运动期间孝明天皇突然死去,十六岁的睦仁继承皇位。睦仁继位之初,恰好是德川幕府封建统治摇摇欲坠的时候。因为德川幕府对西方列强的侵入束手无策,因此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所兴起的“尊王攘夷”运动逐渐发展成了“尊王倒幕”运动。

一八六八年,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庆喜将政权交给天皇睦仁。三月发布《五条誓约》,随后倒幕军于京都附近将幕府军打败。七月,睦仁将江户改名为东京。八月二十七日举行即位典礼,九月八日改年号为明治。在经过了这一系列变动之后,尽管睦仁名义上成为了最高统治者,不过实权却是被维新官僚掌握在手里。

明治初年,日本社会动荡,没有实权的明治天皇也只得成为一个傀儡皇帝,在维新官僚们事先已经拟定好的文件当中签字盖章,任其摆布。一八七一年,废藩置县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一些实权派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位,推行所谓的宫中改革,刻意去培训天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大量裁减旧公卿以及女官,派遣西南雄藩的心腹武士还有擅长剑道的旧幕臣新旧村八、山冈铁太郎等人对文弱的睦仁进行一系列“刚健”的武士教育,训练他掌握剑术、马术、角斗术,使之崇尚武功,好勇狠斗。

一八七七至一八七八年,日本的统治集团面临着危机。一番混乱后,天皇近侍势力佐佐木高行等人在一八七八年的时候发起了天皇亲政运动,要求睦仁出马“亲裁万机,完成维新大业”,这边造势的同时,伊藤博文等当权势力也遭到了自由民权运动以及大隈夺权的内外夹击,于是也需要睦仁的“亲裁圣断”。就这样,睦仁便开始从后台转到了前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睦仁在亲政之后,实行的第一个政治行动便是敌视以及扼杀自由民权运动。一八八一年,明治天皇睦仁下达政令,命西园寺公望退出响应自由民权运动的《东洋自由新闻》社,指使元田永孚、佐佐木写行等近臣警告副岛种臣等自由派谨慎言论举止,效忠帝室。而且还一路参拜伊势神官,视察兵工厂,出席军事演习以及阅兵式,在全国煽动着军国主义气氛。

在镇压自由民权运动的过程里,藩阀政府一改此前明治初年之时,放任自流式的文明开化政策,而是变成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文物制度,他们以德国作为榜样,在各个方面去强化天皇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八八九年所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使明治天皇的绝对权威在国家根本大法上得到了确立。一八八九年二月,在礼拜诸神跟列祖列宗之后,以下赐的方式公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对内,明治天皇拥有立法,召集或者解散议会、任免官吏、赐爵授位、统率陆海军等大权;对外,天皇拥有宣战、媾和、缔约等大权。

宪法规定了设置的国家机构在天皇之下行使职权,议会协助天皇审议国政,内阁只对天皇负责,法院以天皇名义审判,枢密院供天皇诸询。而且还规定了,日本国民是天皇的“臣民”,其所有之权利,只有在履行臣民义务,不妨碍天皇行使大权的范围内才被承认。这意味着明治天皇就此变成了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专制君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治天皇跟军国主义密不可分,他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的直接推动者,而且受到日本武士侵略思想的熏陶以及影响,他一直都是将政府亚洲乃至世界为己任。

明治天皇一年到头都是穿着旧时军装,骑着高头大马,衔“三八”枪子弹壳制作的烟嘴,在陆军大学毕业典礼或军事训练之时露面。自睦仁掌握大权之后,对内他镇压资产阶级自由民权运动以及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对外他不断地进行侵略战争,给亚洲无数人民带去无尽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