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藏友拿着冬奥钞与航天钞到银行进行回存,这行为在钱币市场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和感叹!

航天钞的市场行情在钱币市场是“臭名昭著”的,7年如一日,在面值上生活乐不思蜀,被号称为最不争气的纪念钞,沦为市场的弃儿。然而想不到冬奥钞也重蹈航天钞的覆辙,确实感到意外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奥钞与航天钞的沦落到回存银行的悲惨结局,发行量绝对是最大的推手。

航天钞一度以独特设计,先进的防伪技术、唯美的荧光及丰富内涵的科教文化价值在市场上掀起了收藏热潮,尤其是深受航天爱好者的喜爱。然而面值为100元的航天钞以3亿发行量让市场及众多爱好者在一瞬间就清醒了,脆弱的钱币市场如何能容得下这尊300亿额值的洪荒猛兽呢?从此便开启了航天钞与价值无缘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奥钞发行量为2亿套,以对钞(一塑一纸)的形成发行,面值均为20元。虽然面值与发行量与航天钞相比之下存在优势,但是冬奥钞作为纪念时效性极强的体育运动类题材的纪念钞,赛事期间热度高,行情表现好;活动一旦结束,行情急转,便会落到无人问津地步,更何况80亿的额值并不是小盘,所以推测出其价值之路同样是充满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变的发行制度及兑换规则也是将冬奥钞与航天钞推向深渊的一大助力。

2015年央行对纪念币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最大的变革便是实行网上预约方式发行纪念币钞,限时限额兑换。

该制度率先在航天纪念币钞实行,航天币每人限额为3枚,而航天钞为10张。最终航天币预约数量为0.5218亿枚,而航天钞预约数量为1.5407亿张。我们都知道纪念钞完整性的价值及潜力都比较零散的要高,限额兑换时刀货是稀罕之物,行情表现出色。但后来现场发行则实行不限额兑换,刀捆货随见,倾泄向市场,行情受冲击后直落到面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奥钞同样也有类似情况,为了防止炒作及出现抽号、截留等违规兑换情况,实行了史上最严格的预约兑换制度。不但进行了号码登记且每人限额10套,代办不超5人,所以首批兑换是时,利润空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刀捆货!后来二批兑换时便放松了限制,不但对预约兑换所需的有效证件政策进行放宽,而且限额也进行了调整,每人可兑换40套,好像滞销品进行强卖送之感。这一骚操作直接打击了市场对冬奥钞的信心,结果就是预约遇冷,兑换后进行抽号便回存的丑态在各承销银行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冬奥钞和航天钞在宣传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这也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相信除了钱币爱好者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航天钞的发行。这就有拿航天钞去加油,消费被拒收的现象。更有甚者存入银行时还被工作人员婉拒。没有见过的货币拒收乃属正常行为,同样也反映出央行及媒体对航天钞的宣传方面明显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奥钞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冬奥币钞作为国家法定货币,它是冬奥会最有价值及纪念意义的纪念收藏品。然而却败给了一个文创产品冰墩墩。这点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奥钞和航空钞回存银行,这究竟是对这两套纪念钞有多么失望后才会不得而为之。回想起以前抱着激动的心情来银行排队领纪念钞,如今又无奈地将这些纪念钞回存银行,那种感觉如同这诗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或许,唯有银行才是它们最好归宿吧,再见了,两位“蓝色妖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