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世界,巴基斯坦可以说是对中国最热情友好的国家之一。而中方对于这个好邻居,也向来有着“巴铁”的爱称,以此来表达中巴两国的友好。

但是,我们鲜少有人知道,在1963年,中央曾围绕着中巴边境问题,掀起过一场大风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的一天,耿飚,也就是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刚一回国就向中央提了一个让人非常震惊的建议:将中国的坎巨提“飞地”划归给巴基斯坦。

这个建议一出来,就像是水滴落入了滚油里,众人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耿飚明明是我们国家的外交官,却会建议把中国的领土“让”给别人呢?

耿飚作为一名外交官,难道不是应该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吗?这样反其道而行,他真的是个合格的外交官吗?一时之间,众人议论纷纷。

但是,更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在周总理回复耿飚的文件批示中,赫然写着两个字: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魔幻的剧情,让众人彻底陷入了凌乱之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向精明睿智的周总理会同意耿飚的这个“离谱”的建议呢?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玄机?

成为“巴铁”前的巴基斯坦

今年3月23日,是巴基斯坦的国庆日。巴基斯坦的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在他们的国庆大阅兵中特意提到:“中国是我们最友好、最亲密的国家。”

由此可见,中巴之间的关系有多“铁”。

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现在这么好。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巴基斯坦都属于“亲西阵营”,是美国在亚洲的盟友之一。

那么,在美国这座大山的拦截下,中巴之间是怎么逐渐建立起联系的呢?

这一切,还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

1953年7月份,在朝鲜半岛上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以我国的胜利而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战,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不仅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更是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反观美国,朝鲜战争的失败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还让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大打折扣。这就导致美国对中国越发忌惮,甚至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急忙拽着英国、菲律宾、法国等7个国家签订了《东南亚条约》,结成军事同盟关系。之后,又跟土耳其、伊拉克等中东地区的国家签订了《巴格达条约》,在中东地区也成立了军事同盟。

美国想要围困中国的野心,简直就是一目了然。而在这两个条约中,巴基斯坦赫然在列!

要知道,巴基斯坦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巴基斯坦是中国通往欧洲、非洲、西亚等地区的重要通道。要是关系处不好,就相当于直接把我国的西南门户给堵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接壤的邻国,中巴之间的和谐关系,非常有利于两国边境的稳定。和平,对双方才是双赢!

与巴基斯坦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于是,1956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紧急召回了当时远在欧洲任瑞典大使的耿飚

耿飚-----“将军大使”

提起耿飚,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他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大使”,一个明明可以凭借着战功封为开国上将的战场英雄,为了国家的需要,硬是脱去戎装,成为了一名“外交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1909年出生,16岁就开始参加革命,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游击战,到反“围剿”,从万里长征的“开路先锋”,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耿飚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立下过赫赫战功。

但就是这样一位性格刚硬的将军,为了祖国的发展,硬生生地转了行,做起了外交工作。

其实刚开始,耿飚也是很犹疑的。他刚开始听到是要改行去做外交,就觉得有点虚得慌。让自己扛着枪上阵杀敌他在行,可是跟那些洋人打交道,他也没啥经验啊!再说了,洋人那叽里呱啦的语言,他就不会说!

毛主席一看就看出了耿飚的犹疑,于是便笑着跟他说:这可不像你呀,你连上战场都不怕,还会害怕跟洋人打交道?外交,可是我们新中国未来重要的工作领域,你这还没开始就怕了,那就是我和周总理看错人喽!

周总理紧接着就表示:不会可以学嘛,以前那么难都过来了,这个再难也不会比过去难呀!

耿飚经过毛主席的一番激将和周总理的鼓励,重新燃起了斗志,他拍着胸脯保证道:“保证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

毛主席和周总理听到耿飚的保证,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1950年7月,耿飚在准备妥当后,前往了瑞典,开启了自己的外交官生涯。

还别说,毛主席和周总理果真是知人善用,慧眼识英才!耿飚沉稳干练、粗中有细,外交工作做得相当不错,不仅向那些西方国家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让新中国迅速的融入了世界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耿飚收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调令,立刻回国。回到中央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的工作表达了高度赞扬。

话题一转,毛主席提起了巴基斯坦的问题。耿飚在国际上看得清楚:巴基斯坦与我国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国能否突破美国的围追堵截!

之后,周恩来总理点了点地图上的中巴边境,轻轻地跟耿飚说道:边境领土。

耿飚顿时面容一肃,他深知,这将是一个非常艰巨又重要的任务!

于是,1956年3月,耿飚立刻收拾行囊走马上任,成为了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

“巴铁”的由来,中巴之间的关系发展

耿飚在巴基斯坦任职期间,一直秉承着无私帮助、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设身处地的为中巴双方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巴基斯坦的米尔扎总理也对耿飚等中国外交大使非常友好,曾经在接见耿飚的时候诚恳的说:“非常欢迎耿将军代表中国来到巴基斯坦,以后您在这里要是碰到了任何困难,可以随时过来找我,不管白天还是黑夜。”

这样的友好态度,让耿飚等外交人员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1957年,本来就干旱少雨的巴基斯坦突然爆发了罕见的自然灾害,国内陷入了严重的“断粮危机”。耿飚见状,立刻就上报给了中央。

当时,我们国家也并不富裕,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但是我们还是无偿捐献4000吨大米、超低价出售了6000吨大米给巴基斯坦。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批粮食是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批救命的粮食到达巴基斯坦后,巴基斯坦的外交部部长就向耿飚提意见:在大米袋子外面印上“中国援助”的字样。因为之前美国送来的援助品,外包装上都印着硕大的“美国援助”等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飚一听,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巴基斯坦外交部长的建议。他表示:们中国的援助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只是单纯地希望巴基斯坦人民能够早日摆脱危机,渡过难关!

这一番话,让巴基斯坦的政府和民众都非常感动,他们在报纸上大肆报道中国的无私奉献。那段时间,中巴之间的关系突飞猛进,而耿飚也被巴基斯坦的人民亲切地称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耿飚提出将坎巨提划给巴基斯坦的真正原因

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就算我们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再好,也不能拿边境领土说事儿不是?

上文也提到了,周总理在耿飚出任巴基斯坦之前,就提到了边境领土问题。因此,耿飚在担任大使的3年多时间里,不仅加班加点地处理日常事务,还总是跑到中巴边界去走访调查,研究中巴边境的领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期间,耿飚发现了在巴基斯坦境内,竟然有一块名为“坎巨提”的中国属地!这让耿飚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说起坎巨提,与我国的渊源还是很深的。从唐朝开始,坎巨提就被中原王朝征服,成为了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到了清朝,坎巨提曾经遇到过一次灭国危机。当时的克什米尔王国举兵入侵坎巨提这个“小土邦”,坎巨提当即就向清道光皇帝求援。而道光皇帝也派出了7000多精锐军队支援坎巨提,让他们躲过了这次亡国危机。

于是,坎巨提就开始以附属国的身份自居,几乎每年都向清朝纳贡。这也是坎巨提成为我国属地的由来。

只是,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西方列强的入侵,我国忙着抵御外敌,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治理坎巨提。慢慢的,坎巨提就被遗忘在了西南边境上。

之后,坎巨提就跟接壤的巴基斯坦合并了。按理来说,面对坎巨提这样被我们遗落在外的领地,我们肯定是要收回来的。但是,耿飚却跟周总理说:直接把坎巨提划分给巴基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来就已经够让人震惊了,周总理回复的“同意”二字更是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一时之间,国内议论纷纷:难道我们和巴基斯坦的友谊,需要我国赠送领土才能维持吗?

想也不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维持友好只是最浅层的原因。周总理和国家领导人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考虑。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耿飚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坎巨提其实跟朝鲜、越南等地的性质差不多,本质上曾经是我国的附属国,而不是由我国直接管理的领土,也不能真正算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因此,要是想要强行纳入我国领土,难免有点不符合实际。

第二:其实这么多年来,坎巨提一直都是巴基斯坦在直接管理。而且坎巨提的地理位置对巴基斯坦来说非常重要是克什米尔地区的重要门户。

我们都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非常大,都打了好多年了。要是我们强行把坎巨提地区收回来,肯定会跟巴基斯坦发生激烈的冲突。那么之前的交好工作就白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比于坎巨提这块对我国没有多大用处的“狭小”之地,“喀喇昆仑走廊”显然就重要的多了,这才是我们和巴基斯坦地区边境问题的真正焦点!

要知道,喀喇昆仑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只是当年被无耻的英国侵略者划到了英属殖民地里。而且,喀喇昆仑走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我国对印度的重要防线,也是我国能否直抵印度咽喉之地的关键地带,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年,耿飚和巴基斯坦外交长官就喀喇昆仑走廊的归属地谈判了很多次,但是却迟迟没有结果。

这一次,耿飚和周总理的“让步”,又何尝不是为了真正的目的:喀喇昆仑走廊。

1963年3月2日,《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正式签订。坎巨提正式划入了巴基斯坦的版图。而对于喀喇昆仑走廊,则正式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喇昆仑走廊58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回收的第一块最大的土地!

而边境问题的和平解决,也让中巴双方的友好度空前提高,我国双方的友谊也彻底打下了基础!

相信在未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谊能够越来越坚不可摧。中巴双方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继续谱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