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比重和位置。

一是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的名次和比重。
2021年12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11月的2.14%升至2.70%,当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这也是2015年8月中国央行“汇改”以来,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
名次和比重如下:
美元占比40.51%,排名第一
欧元占比36.65%,排名第二
英镑占比5.89%,排名第三
人民币占比2.7%,排名第四
日元占比2.58%,排名第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国际结算市场的变化趋势。
随着近些年来国际局势的复杂深刻变化和美国国内形势的渐趋复杂,去美元化的趋势在全球各地兴起,美元的支付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到今年一季度,美元支付在全球的占比已经由去年12月的40.51%降为38.85%,虽说不是历史最低位,但是确实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
欧元则由去年12月的36.65%提高为37.79%。欧元在2021年年初的时候,全球支付比例为33.5%,仅仅一年时间,欧元在支付比例方面就实现了5%的占比增长,达到了37.79%。欧元与美元的差距只有一步之遥。
这反映出美元开始不再被资本市场信任,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自身造成的。美国如今肆意妄为地侵犯他国利益,不管是发动实体战争还是经济战争,这都是美国恶劣行为的表现。
人民币去年在全球支付的占比提升趋势,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以3.2%位居第四。虽然从数据上看,人民币的全球支付占比和美元、欧元相距甚远,但是如果从涨幅上看,人民币国际支付确实有着飞跃式的发展。
日元也小有提升,今年一季度达到2.79%。
也就是说,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看,除了美元的占比有所下滑外,欧元、人民币、日元都有小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上升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专家分析,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与避险属性将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升至3189.9亿美元,实现连续11个季度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外资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的几个特点
世界上其他经济体越来越看好人民币资产,一方面是因为外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占比比其他发达经济体低,未来提升的空间会更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变动比较平稳,抗风险能力较强,投资价值较高。
外资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2018年到2021年,外资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超过7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4%。
二是提升潜力大,当前,外资在我国股市和债市中的占比保持在3%至5%的水平,与日本、韩国、巴西等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相比都比较低,未来提升潜力比较大。
三是投资价值高,人民币资产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收益的相关度比较低,是国际投资组合分散风险非常好的选择。
俗话说天下,关注躬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