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3日:小雨转晴 气温26~34℃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垃圾处理项目看到,项目建设火力全开,正在为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创新模式

“小而美”的餐厨垃圾处理站

深蓝色玻璃幕墙,开满鲜花的屋顶花园,楼梯间手绘的墙面……7月19日,在咸宁高新区元气森林工厂附近,一栋造型别致的建筑引人注目。乍一看以为是景点,走进去才发现,这里竟是一个餐厨垃圾处理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高新区餐厨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项目中的一个站点,这个站点今年5月建成,配有四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每台设备日处理量为1吨。”湖北远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敏介绍。

“我们一天收集3次,一个人便可负责一个片区。”运维人员熊浩将餐厨垃圾运至站点后,轻点屏幕“一键启动”,设备自动操作。4个小时后,垃圾将降解成油脂和有机肥。整个过程无异味,垃圾站也非常整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深入推进餐厨垃圾分类处置工作,2020年高新区率先启动餐厨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由于高新区企业、居民区、餐饮店相对分散,集中收集运输成本高,通过建设分布式餐厨垃圾处理站点,可实现餐厨垃圾的源头处理、就地利用,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餐厨垃圾处理站的建设因地制宜,例如元气森林站因为靠近景点,配建了观景台、香城书房、公共厕所。旗鼓大道上的处理站则简单实用,占地仅40平米,投资200多万元,年处理垃圾11000多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针对分布式餐厨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工作,高新区正在探索一条以生态优先、变废为宝为导向的特色之路。该项目一期已建成4个处理站13台设备。项目二期9个站点18台设备已完成采购招标,预计9月底可全面投入试运行。

补齐短板

建筑垃圾再利用项目“变废为宝

7月20日,在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绿山村的静脉产业园的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现场,建设如火如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全力以赴赶工期,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基础工程施工,计划9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在10月份开始进行设备联调联试并启动带料试运行。”项目负责人、市城发集团工作人员定洋介绍,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增多。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土地资源,也造成了可回收利用资源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定洋称,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9.1亩,总建筑面积约6583.54平方米,概算总投资6946.54万元,特许经营期限20年。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及矿山尾矿,可年生产市政用砖4.4万方、再生骨料9万吨、工程用石子和机制砂80万吨,真正让建筑垃圾“从建筑中来,到建筑中去”。

“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是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行动,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市环卫局副局长胡金兵说。

提升品质

垃圾“三化”处理为城市美颜

“除了建筑垃圾再利用,餐厨垃圾采取集中处理+就地消纳双推进模式外,今年还将建设6个垃圾中转站,同时,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建设,实现城区全覆盖。”胡金兵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生活垃圾量增长,垃圾中转站不足的问题,今年合理布局,一次性新建6个“公园式”垃圾中转站,并对老旧的垃圾中转站加装喷淋装置,进行改造升级。该项目共投资3000万元,目前正在招标过程中,争取今年建成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市区两级还将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亭建设,建成1380个垃圾分类亭,实现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市环卫局副局长王国华称,垃圾分类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在去年三、四季度排名位列全国11、13名,全省同类城市第1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垃圾处置,体现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关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健康。”胡金兵称,我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上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补齐短板、优化提升,全力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媒体记者:周萱

视频:章文静 实习生:沈庭萱

编辑:王馨茁 实习生:李金悦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