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大筒仓,又回到了深圳人的视野。

6月30日,由奥雅控股打造的中国首个工业遗址数字艺术馆与元宇宙体验空间“大筒仓”,在南山区蛇口价值工厂盛大开启。

中国首个工业遗址数字艺术馆与元宇宙体验空间“大筒仓”

空间集结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0位艺术家,从VR、AR、实时渲染到全息影像和传感等多项前沿技术,他们用想象与创造力,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沉浸式元宇宙体验空间。

“大筒仓”开幕户外mapping show

40多年前,这里曾是改革开放的“明星工厂”浮法玻璃厂所在地,大筒仓是浮法玻璃厂的中心,也是整个厂区的制高点和标志物。制造玻璃所需的几种原料在这里堆放,等待烈火淬炼。

大筒仓元宇宙体验空间入口

历经40多年的时间淬炼,大筒仓再次走在了时代前沿,从浮法玻璃厂到元宇宙艺术馆,它带着深圳工业文明的印记,从历史中奔赴未来。

01

工业原点

浮法玻璃厂是大筒仓“价值创造”的起点。

1984年7月,袁庚亲赴匹兹堡与当时美国最大的玻璃制造商PPG集团谈判,确定由中、美、泰三国合资1亿美元,在蛇口兴建高级浮法玻璃工厂。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意大利公司负责安装。

1987年,浮法玻璃厂正式建成了,它引进PPG公司的宽流槽浮法工艺,采用先进生产设备,能够生产2至12毫米厚的各种普通茶色、灰色玻璃。成为当时国内兴建最大的现代化浮法玻璃厂,还一举夺得1988年度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浮法玻璃厂旧貌

大筒仓是浮法玻璃厂的中心,也是整个厂区的制高点和标志物。

那时的玻璃厂到处生气盎然:“玻璃厂的地面每天都擦得绿油油的,红红的炉火熊熊燃烧着,光洁明亮的玻璃一丛丛喷出。”

1987年浮法玻璃厂点火仪式

很快,浮法玻璃厂的成品率从50%达到了90%,年产量273万重箱,拥有近30条生产线,产品出口4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玻璃行业的“黄埔军校”,仅1987年,就为深圳GDP贡献了约3亿元人民币。

但渐渐地,浮法玻璃厂开始面临产业升级的危机。蛇口地域空间先天不足,内地有更便宜的人力和土地,竞争加剧,浮法玻璃厂优势不再。

浮法玻璃厂一度冷落萧条

2009年,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浮法玻璃厂宣告全线停产。厂内的主要设备全部拆除,但是大筒仓留下来了。

气势恢宏的熔窑柱头,展现出深圳工业文明的原点印记。

02

价值工厂

从被仰望的,逐渐被遗忘。大筒仓在时间淬炼中,等待被唤醒。

2012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组织者之一张宇星跑了龙岗、宝安等地区,为第四届深双选址,此前三届深双都是在华侨城OTC创意园举行,那是深圳另一个著名的工业遗址创意园,这次他想找点不一样的。

他来到了破旧的浮法玻璃厂。“厂房建设特别有价值,也代表了深圳早期的拓荒精神。”工业遗存背后深刻的历史印记激发了他,最终成为了当年深双的展馆。

2013年深双开幕 图源:凤凰网文化

2013年,18万次人流涌进2013年的深港双年展,曾经作为深圳工业制造典范的浮法玻璃厂开始以边缘的姿态重回深圳人的视野,并拥有了新的名字“价值工厂”。

继深港双年展之后,2014年12月27日,中国大陆唯一以“新媒体艺术”为主题的艺术节在价值工厂开幕了。新的规划和冀望,让蛇口重回城市的前沿,拥有了新的使命。价值工厂也加快了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脚步。

2014年深圳首届新媒体艺术节

2015年,经过一年的改造,价值工厂正式开园,“深圳特区成立三十五周年艺术大展暨第一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是开园第一展。改造后的“价值工厂”分为三类空间:活动空间,商业空间和产业空间,由工厂的机械大厅、筒仓底层,砂库以及一些集装箱等改造而来。

2015年价值工厂正式开园

2016年星爷的电影《美人鱼》曾经在筒仓、减仓内取景,美人鱼研究实验室、声纳实验室、全景玻璃会议室都有这里的镜头。

人鱼标本实验室取景于价值工厂机械大厅

价值工厂机械大厅实景

曾经掩进沙尘的大筒仓,从边缘出发,生长出新的“工厂价值”。

但是每一次喧嚣后,它又回归寂静,大筒仓需要唤醒,更需要面向未来的彻底激活。

03

重新绽放

2022年,大筒仓再一次回到了深圳人的视野,激活它的是艺术、文化、资本还有未来。

大筒仓迎来了独属于它的空间想象,成为了中国首个工业遗址数字艺术馆与元宇宙体验空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0位艺术家,从VR、AR、实时渲染到全息影像和传感等多项前沿技术,用想象与创造力,在这里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沉浸式元宇宙体验空间。

改造后的“大筒仓”整体面积2400㎡,底层有两个纵深大空间、上面是4个大筒仓以及7个分层小空间。

“大筒仓元宇宙体验空间”设计图

奥雅股份是这座数字艺术馆的策划方。奥雅股份2001年在深圳蛇口创立,2021年奥雅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景观设计第一股”。

大筒仓项目的总策划、总导演、总制片李方悦女士向圳长解释了此次策展的五个原则:思想性、文化性、在地性、叙事性、互动性。

Y&Z跨领域团队创作的沉浸式空间新媒体艺术作品《無镜之梦》可以说是这次展览精神性和文化性的代表。高耸的大圆筒赋予了整个空间一种接近宗教的神圣气息,在结合空间特点情况下,团队为大筒仓量身定制了这个作品。在这个数字构建的梦境当中,蕴含着丰富人类原始情感的欲望之花在不断发生变化和绽放。

艺术家Y&Z作品《无镜之梦》

《砂与川》的在地性和叙事性极为突出,也是许多游客喜爱的打卡点。作品在视觉上以玻璃原料——砂作为筒仓建筑的基本语言,自1987年至今不同时间点的深圳影像变成一块块像素,如同飞散的沙砾投影在装置上,整个装置像在空间中倒置的楼宇,城市历史与记忆在沙石倾斜中回溯,充满整个空间。

艺术家宿仕腾作品《砂与川》

在第四个筒仓内的螺旋光影楼梯,为艺术家朱剑辰的《转译通天阁》制造了天然的裸眼3D环境。他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人类基因和生物蛋白进行创作。参观者可以沿着螺旋楼梯拾级而上,行进式观展,作品繁复奇幻的视觉,是艺术家依托筒仓独一无人的空间创造的辽阔想象。

艺术家朱剑辰作品《转译通天阁》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元宇宙”数字艺术馆,也是以景观设计为主业的奥雅头一次做艺术策展就面临的挑战。

在对大筒仓进行实地考察,概念打造逐渐成型。神似教堂的高耸中空大圆筒,六层楼高的螺旋式上升台阶,犹如置身云端的顶楼天台……大筒仓内部结构的虚空与历史的厚重,同时并存物质性与精神性,与元宇宙的概念异曲同工。

大筒仓内部空间

时逢“元宇宙”火热,但没有人在线下体验过,李方悦与奥雅股份旗下芊熹科技团队决定“赋予大筒仓‘元宇宙’的主题,用数字艺术的方法体现。 ”

奥雅发挥了空间营造的专长,“创造了独特的空间,而不是仅仅建一个方盒子,而是基于大筒仓独特的空间进行了主题式的引领策划。 ”

大筒仓项目的总策划、总导演、总制片李方悦女士在云顶餐吧接受采访

艺术、文化与资本的助力,赋予了大筒仓全新的视角,释放出了一个老建筑面向未来的活力。

一件件奇幻的数字艺术作品,以无形的光影充盈于大筒仓中,这是属于深圳的数字科技的艺术表达,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全新的美感,在大筒仓,人们同时触摸历史、当下与未来。

艺术家高阳《无机花束系列》作品

从六层楼高的螺旋楼梯拾级而上,到达大筒仓七楼顶层云顶餐吧,站在天台远眺,蛇口港一个个码放的集装箱及周边的工业遗存尽收眼底。如果留心就会发现,这家餐吧是由“绽放花园”这个品牌运营的。

云顶餐吧眺望蛇口码头

绽放花园多年扎根在华侨城创意园,集观展、书房、厨房、花房、酒吧、花园等空间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运营公司,是深圳城市文艺地标。现在绽放品牌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大筒仓,它也是奥雅控股旗下的重要组成。

绽放花园华侨城文化创意园店

一个超级大都市,需要的不仅仅是shopping mall,更需要多元公共空间,绽放花园正是这样一个公共空间综合体,“绽放花园的内核是把文化和艺术融入到生活空间的能力,它是营造美好生活的运营商。”

她透露,在未来,绽放文创有可能成为独立上市公司,为深圳以及全国各城市打造“超级城市会客厅”。

大筒仓与绽放花园空间已经超出了网红打卡地的意义,“更能够发挥聚集效应,聚集全球的创意人才。 ”

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文化艺术与数字科技的结合,历史与未来的极致张力,成就了今日大筒仓的美学,也是独属于深圳这座科技之城的产物。

在深圳,像大筒仓这样的工业遗址已经越来越稀缺,艺术、文化与资本的探索,让这片宝贵的土地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不断制造出深圳可能。

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阿尔多·罗西说,城市记得它的过去,我们通过纪念碑来使用这种记忆。

高耸的大筒仓正像一座纪念碑,留住了城市的发展变迁的历史记忆,它的面目不断变幻,不断剥离原有功能,也在不断创造新的记忆。

文|深圳客编辑部

图片来自于价值工厂、大筒仓、蛇口消息报公众号等

留言区说说你与蛇口价值工厂的故事

截至7月24日晚12:00前点赞前10名者

每人可获得1张

“大筒仓”工业遗址数字艺术馆门票~

留言区聊聊~

【圳长原创 | 欢迎转发 | 未经许可 |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