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胡君颜

我来自台北,多次透过“大三通”的便利性来往于两岸之间。比如,我上午从台北松山机场起飞,一个半小时后飞抵上海虹桥机场,处理完一天的公事,夜晚可以在上海外滩边稍作休息,然后悠闲自在地从上海登机飞回台北。疫情前,我基本上就是过着这样的“一日生活圈”穿梭在上海与台北之间。像众多的台商一样,这样的办公方式稀松平常。台北与上海之间便捷的交通和相同的生活方式,使许多台胞一提到大陆首先就会想到上海。台北有许多乡亲对上海的第一印象就是:上海跟台北这两座城市真的太像了!到上海彷彿依旧置身在台北,不会让人陌生,反倒很亲切。

7月19日,“2022上海-台北城市论坛”(简称“双城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这是第13届“双城论坛”了。每一届论坛都有新内容、新亮点,也会取得新进展,可见两市政府的用心和重视。从2010年以来,上海、台北两市签署了42项交流合作备忘录,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智能交通、青年交流等诸多领域。多元且丰富的成果,令“双城论坛”成为两岸城市之间交流的典范。

目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再加上疫情肆虐,两岸之间的交流活动受到了一定影响。可就是这样,“双城论坛”依旧继续举办,真可谓是为推动两岸关系向好发展注入了一股力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两岸持续不断地互动交流,这样,两岸同胞才能增进了解。今年的论坛是台北市长柯文哲任内出席的最后一届“双城论坛”,他在致辞时说,相信两岸“交流比交恶好、对话比对抗好、友善比仇恨好”。上海市市长龚正也表示,论坛交流的主题就蕴含了两地人民对未来城市建设的美好愿景。两岸同胞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是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的。

岛内的民进党当局却视两岸同胞要交流、要发展的需求而不见,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陈时中说:今年的“双城论坛”不宜举办!回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两年多时间了,陈时中身为台湾当局防疫部门的负责人,把岛内的防疫抗疫工作搅得一团糟,令百姓苦不堪言。事实上,陈时中不仅反对“双城论坛”,也反对两岸之间一切交流活动。从疫情初起时他下令不让在大陆的两岸婚生子女返台读书,到现在看不得台北上海两城人民交流,他的举手投足,哪一点像是能为台湾百姓谋福祉的父母官?他的所作所为,早已将自己置身于台北上海民众的对立面!当然,两岸民众交流的呼声,不是民进党当局说否定就能否定的,我们都有权利向民进党当局说不!具体到台北上海两座城市的市民,他们心里最明白,到目前为止,“双城论坛”是两座城市人民之间交流、互动最大最好最赞的平台,这不是民进党当局想停办就能停办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台北市民,我乐见“双城论坛”越办越好,继续破浪前行。我更期盼经过交流互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的方向发展,让代表两岸现代化城市发展高水平的台北上海,早日回归“一日生活圈”,让两岸同胞交流起来更便利。(作者: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