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八

—2020年11月18日—

(第三十七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和王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

———莫言

莫言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

笔虎墨龙

左书 莫言

(莫言 书)

莫言手书《吾邑先贤单为濂、单为鏓小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

吾邑先贤单为濂单为鏓小传

吾邑单氏名门望族也。自明万历至清同治二百余年间,即出进士廿一名,举人四十二名,秀才难计其数也。单氏一族能书善篆者代不乏人,县志多有记载。然因年代久远,战乱频仍,流离迁徙,墨迹无存,事迹亦难考证,此实乃憾事也。

清嘉庆道光年间,单氏出了为濂为鏓两位奇才,皆能书法善篆刻擅诗词。二人虽是远房族兄弟,但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感情笃厚,不逊同胞也。濂为兄,鏓为弟。二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艺术,唱合酬答,难分伯仲,盛名于当时。

为濂字廉泉,号半翁,能榜书,尤善楷隶。喜篆刻,擅诗词,有《怀香草堂词》等集传世。公少敏,读书如痴,举一反三,乡里皆谓之神童,必少年得志捷足场屋焉。然其志不在此,进学后即无意科场,醉心诗书,游于艺境。其家曾豪富,然其不善经济,致使家道中落,幸赖慈母筹划,方免冻馁之忧。其雅好游历,足迹天下,广交艺友乃令眼界大开,诗书皆臻佳境。道光年间,其书法传至朝鲜,国王甚喜,乃遣使臣金命喜不远千里来吾邑,求得公书十六幅,馈以珠宝裘皮,公力辞不受。国王感佩,赋诗寄赠。一时山左皆知,传为佳话。

公事母至孝,常于春暖秋爽之时,负母至城外赏景看花,大有元贤王冕之风。为鏓公曾赋诗赞之:负母看花绕菊篱,如斯至性使人悲。白头孺慕今何在,亲见韩愈受杖时。

为聪公字伯平,号芙秋,举孝廉,曾任栖霞教渝。有《四书述义》等书传世。公乃儒学大家,门生遍齐鲁。公之诗书隆名山左,时有一字寸金之说。吾有幸于癸未春从友人处得到公书对联一副,虽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致使品相受损,但吾依然珍而宝之,请人修补装裱后悬之座右为铭也。其联语曰:特立独行有如此,进德修业欲及时。吾时时观之,思之,藉此与先贤通信息也。

廉泉公殁后,伯平公痛心疾首。尝谓友人曰:相依四十载,一旦相失,如断一臂也。数年后,公游蓬莱阁,见廉泉公题字,感慨赋诗曰:曾记临池落墨时,依然大笔走蛟螭。独来凭吊人何处,万里长风感鬓丝。

吾以陋文述二位乡贤行略,掛一漏万又兼理解肤浅,还望知者教正。若有想详瞭二公事迹并领略其法书真迹者,可径往吾乡夷安文化博物馆参观之。谢谢。

庚子九月二十七日夜

莫言识

(莫言 书)

王振左书单为鏓悼族兄单为濂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

楷法能寻魏晋前,

书名万里达朝鲜。

茫茫坠绪今难读,

闲煞人间十样笺。

单为鏓悼族兄单为濂诗

邹平 王振书

(王振 书)

王振左书单为濂词调寄风入松《花朝送弟伯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

一年一度是离筵,又早冶春天,红牙短拍歌声咽。销魂曲,何必阳关。知己古今非易,别离贫贱犹难。空庭寂历目孤悬,起舞对婵娟。晓钟抵死催人去,哪能够,今夜如年。剩了千行蛛网,把来弹上征鞍。

单为濂词调寄风入松《花朝送弟伯平》

庚子冬日书于观鹊台

邹平 王振

(王振 书)

单为濂、单为鏓书法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夷安文化博物馆藏之十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任编辑:张 伟

实习编辑:樊建明

实 习:陈玲玲 吴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