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推荐,我有幸拜读了朱光潜老先生的暮年心血之作,感觉受益颇丰。

朱老先生的这本书我觉得不像是一部作品,而是一位长者对后辈细致的叮咛,亦是他学识的精华。文章的观点藏得极深,却又遍地开花,鞭辟入里。

关于谈美书简,朱老先生毫不遮掩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文学素养,旁征博引,令人叹服。阅读《谈美》后,我认为美是复杂却纯粹的,美无法被定义,但粗糙的来说,从本质上对自己有利的就是美。万物可美:面貌可美,心灵可美,人类可美,动物可美。美学是项直击灵魂深处的学问,学好美学,主要就是这两点:第一,排除干扰,不走邪路;第二,多学广学,少走弯路。何为邪路?文革时期“四人帮”的事迹是最好的例子,江青在全国范围内强推样板戏,扼杀一切其他艺术形式,百花不再齐放,唯有万马齐喑。样板戏违背了美学的观念,对戏剧台词、形式的禁锢就是典型的“套公式”。如何不走弯路?多读书,多听别人的意见,精修自己的初始意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现在我要说一点不怎么好听的话,我认为现在时常映入大众眼帘的、被夸得天花乱坠的作品并不“美”。古希腊有一个流行的文艺信条——“艺术摹仿自然”。大意就是文艺作品的价值高低取决于它摹仿的自然是否真实。现在有很多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却虚伪至极,把生活描写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喝不缺,住行无忧。当人们沉醉在乌托邦中,社会就会有大麻烦。

关于十二封信,朱老先生娓娓道来,给我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这里无法细细品味,就挑选印象深刻之处,谈谈我的领悟。《谈动》这封信我觉得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说有大用处,观点按我的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烦恼是闲出来的,多去运动。这里的运动指的是能消除不适感的活动。对了,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事。那时的我还是一个“烦恼的小小少年”,随时都觉得我身边的朋友看不起我,那天我的几个铁子邀请我去踢球,是的,我从来没接触过这类活动。最后,我们是在大汗淋漓和愉快中分别的。所以,我用我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观点的实用性。

“慢慢走,欣赏啊。”希望像这样实用的书籍能越来越多,为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童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