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对空间的社会意义进行分析时提到关键特征同存性(simultaneity),社会何以可能?人与人互动的结果,没有互动就没有社会,所以人与人同存,身体和行动同存,只有同存才能体现空间。其次,他颇为精细地揭示空间的五个属性:独占性、分割性、固定性、距离性和流动性,这种分析是前所未有,这些属性体现空间的边界性。

社会空间的研究历经艰难的历程,先是从游离于社会背景之外回归人间,中间经历列斐伏尔、福柯、哈维承前启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城市等视角的理论推动空间研究进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为主导的语境,再到苏贾,研究者更加接近鲜活的日常生活语境,将人类生活最终至于其中,深入民间研究个体的空间现状,空间结构、社会发展和个体行动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得以清晰的呈现,空间研究逐渐从边缘、零散过渡到较完整研究范式,向心理空间研究姗姗走来。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心理空间已从“背景”研究成为“对象”研究,其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

心理空间中的心理内容可以说是外部世界的心理表征,当然表征不是一对一结构映射,可以围绕一个现象的意义表征,因此心理空间有现象学特征。19 世纪空间现象学理论发展犹如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带着生活的气息来到个体内在世界,来到内心体验中,它吹进认知哲学的骨肉里,随之具身认知滥觞与趋热,吹进临床心理领域,正念和冥想逐渐成为认知治疗理念核心。它也同样吹进了心理空间理念中来。空间现象学的先驱胡塞尔、梅洛·庞蒂和海德格尔所讨论的内容有空间意识怎样产生,如何产生各种形式的空间感知,人对空间的感受不一样特性,空间形式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这一系列内容与心理空间息息相关。

主客观性是引入身体研究的起点

提到现象空间,研究者瞬间会联想到身体,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梅洛·庞蒂均强调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身体为何成为关注的对象?它是主观还是客观?本研究先将视角转换到胡塞尔之前与身体相关理论,尝试探索近代哲学家是如何关注身体。

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中,身体是被谴责、排斥和压抑,没有话语权,身体与灵魂二元之分是不言而喻的前提,甚至是对立。通常身体被感知为物质的、感性的、可见的、混杂的、暂时的、欲望的、堕落的等,而灵魂被认为是精神的、理性的、不可见的、单一的、不朽的、纯粹的、真实的、高尚的和自由的,身体是追求一切美好的最大障碍。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迈出了将身体对象化的决定性一步,彻底怀疑身体,肯定理性的灵魂,两者是完全独立的实体,身体的本质不可能是思想,而只能是广延,是一个客观自在的广延片断,是一种无限可分的对象。

20 世纪初进化论的观点取代了二元论后,研究者对身体的认识也纷纷效仿科学方法,其中影响较大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尽管他以重视时间、贬低空间为基点,以轻视肉体而偏好心灵为特征,但他借鉴实验心理学实证方法,强调大脑的作用。他认为身体和大脑都是物质,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产生知觉。他借助对记忆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说明身体没有时间性,只有感觉,感觉以大脑为基础,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即意识是时间性的,而身体是空间性。这一结论无疑对现象身体和现象空间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18 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如贝克莱等尽管有唯心主义倾向,但他们将空间知觉与身体联系起来,从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从视觉和触觉入手分析空间知觉,为克服观念论所采取转向身体的策略殊途同归。

贝克莱在1709 年著作《视觉新论》中,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物体在视网膜中的投射被视觉捕获,因此提出视觉和触觉是感知客体的距离、体积和位置的主要途径,触觉和视觉经验共同构成知觉经验,人类对空间的知觉经验就是空间知觉。之后,他进一步强调虽然感知器官不能完全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但可以据此推断,这种论断无疑是“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义空间观。

无论是笛卡尔,还是柏格森和贝克莱,他们所提到的“身体”是一种无限可分、各部分相互作用的客观身体,身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其他对象之间是机械因果关系,这种客观身体的概念无论在生理学还是心理学研究中都疑窦丛生。

先从生理学角度剖析其疑惑之处,其一,贝克莱所述的视觉和触觉各负其责,完全是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应”传统经典条件反应,显现出客观性和对象性特点,以恒定性和确定性审视一切变化,以第三人称视角看待自己和身体经验,这种机械化的因果关系显得过于简单。其二,为了克服机械论的单一化,柏格森等转向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解读,强调大脑和中枢神经是存储和加工信息和经验的场所,而且这些器官的每个部位都有组织和加工功能,他借助含糊的“内感受性”对本己身体经验,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观察和体验,对空间知觉的理解有积极意义,但人类普通存在的“幻肢现象”如何解决,这是神经生理学无法解决的疑惑。

“幻肢”就是患者大脑损伤或肢体损伤后仍能体验到肢体存在,并能生动描述它的各种特征。肢体不在,但幻肢存在,即使大脑损伤后,没有截肢,幻肢仍然存在,从生理学角度无法解释。再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客观身体理念所带来的疑惑,心理学家尽量克服以第三人称视角观察身体,身体始终与主体在一起,承担感觉者和被感觉者两重功能,并且灵活切换。这样身体不会存在主体和客体之分的格局。

但是简单将主观和客观混合在一起的理念只是一种预设,现实生活中人们是不可能同时两者兼顾,如“我的脚疼”,尽管这里有“我”主体,“脚疼”这一客体,但是感觉脚疼时,我们的视角已立足于第三方面对“疼”的感知,完全脱离主体和客体兼顾的语境。

心理学家为了进一步强调主客观同在,又加了新的元素“表象”,这就是传统心理学的“对象+表象”模型,保留客观身体基本要素,再通过第三人称将身体对象化,变成身体的“表象”,再用表象机制解释身体经验,其实这一模型已潜移默化注入了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还是无法摆脱客观身体思想。

结语

所以无论是从生理学还是心理学出发探讨身体问题,都无法合理解释身体的空间问题,或者将两者混合起来,这些不同要素的混杂,只有差异性,没有同一性,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原则来“整合”身心关系,一种新的思路“现象身体”概念出现。这一新的概念在现象学的领域,经过胡塞尔提出后,梅洛﹒庞蒂进一步完善现象空间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