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的空间,窘迫的生活,没有挤走他们的希望和真诚,没有磨灭他们的纯良和本真。
这些年,因为采访报道旧改,我们走进无数缱绻于老里弄、老阁楼的人家。
仅容一人通过的弄堂,需要侧步而上的楼梯,扶手满是黏着油腻的浮尘。楼道昏暗,油烟味圜裹着霉腐味,墙壁终日湿哒哒……即便是在如此糟糕的境遇里,每当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并非扭曲的表情、局促的神情,竟总有几分料想之外的整洁恬淡,以及尽己所能的一种向美向好的努力。
梦花街的裘姨,把当年的结婚照着了颜色,尽管被橱柜和堆物挡了半截,依旧要像像样样挂在墙面正中。窗台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盆栽绿植,透着百叶窗吸吮着难得照得进的阳光。
顺昌路的王叔,一家五口挤在20多平方米的空间,他把自己的床铺隔出一角放家人的东西,说自己睡相好,用不了那么多地方……
心宽大过房宽,在他们每个人身上显得那么地不加造作,很是自然。也令人深深为之动容。
当然,他们是普通人。当旧改来了,他们也想多拿一点,房子找得更好一点。当不理解政策,再对比谁谁谁时,他们也有过想不通,也曾把经办人员赶出门,也一度不明就里把桌子拍得哐当响……但是,道理讲清,政策读懂,看到他人的真诚付出,他们怕怕胸脯,爽快一个字:搬!
持续三十年,上海不断推动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块征收改造。特别是近十年来,得益于阳光征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做法愈加公开透明,旧改不断提速间,居民获得感也扎扎实实。
政策公正透明,操作越来越规范和人性化。但最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建三居委会主任潘银君正在居民王礼珊家走访
这些别人眼里终日与局促纠缠着、蜗居着的人们,这些为了百姓利益设身处地、想方设法“啃硬克难”的人们,在关键时刻都能算大账,也始终没忘记乐观与豁达。只要被真心对待,必报之以火热赤诚。
看到他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座超大城市,再难也一定能想到办法解决。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今天,上海终于历史性解决困扰多年的民生难题。城市永续生长,发展任重道远。
挥别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块,上海将继续聚焦“两旧一村”改造发力,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合力,推进城市更新各项工作,更好实现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城市治理优化的统一、保护城市风貌和价值发现的统一、改善居住品质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统一。
祝福今朝梦圆的居民,也祝愿每一个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舍弃了、奉献了小我的普通人,有足够的坦荡和胸怀,去拥抱每一次的“幸福来敲门”。
人民城市里,一切更有盼头。
作者:顾一琼
图片:袁婧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