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以为纣王听信妲己谗言,为祸人间。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纣王为商朝的覆灭背了多少年的黑锅?甲骨文里记载的纣王真的如封神榜里说的那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索地下世界的尘封之谜,揭开历史的层层迷雾,科普古今的奇闻。本期子牙童趣九州秘史就带你看看传言背后的历史,进一步认识这个商朝纣王。

风靡一时的碎片

19世纪末,安阳一带早已丧失了之前有过的富庶场景。此时,一个名叫小屯村的地方引起了一番波澜。一切都源于这个村里的农民在土地里劳作时,发现了古怪的碎片。据坊间传言,说这个东西具有神奇的疗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村民们就把这土地里发现的碎片卖给了城里来的商人,以此来获取金钱。然而,一字不识的农民们却并不知道日后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碎片会颠覆中国3000多年前的历史。在商人手中,这些碎片竟然被荒谬地当成了中药并且取了个名字叫龙骨。

一名叫王懿荣的学者,在买来的龙骨上发现了神秘的符号。有一定学识的他有着敏感的直觉,直觉告诉他,这个事情并不简单。根据他多年研究古文字的经验来看,这些文字出自人类的祖先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下,安静的小屯村又渐渐热闹了起来。新闻和商人、兴致勃勃的盗墓贼、知名的学者各路人马纷纷踏至而来,所有来访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这些神秘的碎片。曾经廉价的甲骨也变得昂贵了起来,小屯村每家每户都靠甲骨获取了一定的利益。

甲骨越大,字迹越多,就越值钱,这样的情况导致大量的甲骨流落在外,无迹可寻。如此一来,小屯村的文物保护工作便显得更加刻不容缓。随着逐渐规范化的文物保护工作一步步展开,直到1928年,之前混乱的状况才好转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的殷墟,终于迎来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至1937年,总共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可是随着全面抗战爆发,为了保护文物不被日军掠夺破坏,殷墟的考古工作被迫停止。

殷墟的挖掘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考古工作才得以继续延续。断断续续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发现,打开了殷墟考古的开端。那么,甲骨文上的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呢?1936年6月,在对殷墟的第13次发掘中,竟有了意外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支庞大的甲骨窖穴,里面竟然堆放了1万多片甲骨。这也是发现甲骨最多的一次,同时也被称为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是甲骨文史上的一大奇迹。上面的内容涉及祭祀、天气和疾病、历史等各个方面。

但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个巨大的甲骨窖穴中,竟然保存着一个完整的头骨。1991年,在殷墟花园庄东地发现了一个甲骨坑,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有刻词的574片。这些发现都对殷商的历史研究提供着宝贵的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出土甲骨文之前,史书上关于商王朝的研究一直被质疑真实性,而现在那些久远的历史都被记录在甲骨文上,从而得到印证。当考古人员研究甲骨文上面的文字后发现甲骨文上记录的都是祭祀、立法、天象、战争,唯独没有记载纣王不好的行径。

甲骨文及其记叙

同时,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也只是例举了纣王的4条罪状,分别是听妇人言、不认真祭祀、不重用亲戚、任用逃犯做官,用现在的话来解释这4条罪名,听妇人之言,会不会是听老婆的话?不认真祭祀,是不是相信科学不信鬼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重用亲戚,是不是任人唯贤?任用逃犯做官,会不会是任用有才有德的人?殷墟考古显示,商末的人祭和人殉都很少,甚至没有西周中早期严重,从各种文物中看不出纣王有太多不好的行径。

而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中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历史资料,这跟甲骨文上发现的内容绝大部分相同,二者互相印证。以上种种证据似乎都未显示纣王的太多过错。那么这些提供历史的甲骨究竟为何会在那时流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主要是因为商朝早期崇拜自然,凡事都会占卜,以求天意,大祭司占卜用的材料主要由乌龟、牛等甲骨组成。乌龟骨主要占卜生死之事,牛骨占卜农事。那么3000多年前的人们是不是也是用这种方法和神灵沟通呢?

在商代晚期便成了一种复杂的占卜技术,甲骨燃烧时裂开的声音,仿佛是神的旨意。在庄严的祭祀上,商城的人们就是靠这种占卜来祈求神的旨意,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当占卜的结果应验后,就会把内容刻在甲骨的正面,形成了如今的甲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殷墟和青铜器

我们再来看一下商朝的古老城市——殷墟。殷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当之无愧的古文明之一。殷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恒河穿堂而过,将这片土地分成了南北2座。

南面是王室松岭区,居住着许多达官贵人,十分庄重气派,是城市的中心地带;与之相反的,位于北面的是亡灵区,安葬着许多古人。在这里,考古学家一共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祭祀坑和陪葬墓,而身亡的墓葬要比平民的房屋豪华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官村的一座大墓规格很高,有10多米深,四周由巨型木板筑成。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多达225人的殉葬人,竟然都是未成年的儿童,被整齐地排列在墓的4周,有的殉葬坑除了人以外,竟然还有狗殉葬。

此时的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在贵族眼中,这些奴隶与狗没有丝毫差别,殉葬的手法也都不一样,这揭示了封建统治制度的黑暗在无意中加速了商的灭亡。然而,古代的殉葬也成为了古文物保留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农民无意的发现被载入了史册,他在耕地里发现了一座高达133厘米,重量高达175公斤的大顶。这件大鼎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鼎。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铜鼎曾被多次地转移和掩埋,最终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它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普通人是无法享用的。青铜器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用于日常生活,而是祭祀用具和兵器。根据研究推断,该鼎是商王为了祭祀母亲而制定的,并在内部发现了司母戊3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戊大方鼎造型精美,工艺复杂,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材料超过1000千克,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殷墟也因为在青铜方面的辉煌成就而成为世界青铜文明的中心地带。

“花无百日红”,无独有偶,一个朝代在不当的统治下终至衰落。后来,由于武王及后代常年的穷兵黩武,消耗了商朝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人民已经不堪重负,朝廷的内部矛盾越来越严重,终于在纣王的统治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了500余年的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曾经繁华的都城被渐渐地荒废成遗迹,直到考古学家的出现才将殷墟辉煌的过往一点点的拼接起来,重新展示在世人眼前。与此同时,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也让世人对商纣王的真实“样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期文章到此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