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的秩序也变得有序平稳起来,社会上的违法犯罪现象也逐步减少。但这不代表社会上不存在违法犯罪,依然还有心怀叵测的人在计划实施犯罪,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依然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心理,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十年代末广州畜牧场的一位女知青惨死在集体宿舍,当时这位女知青的身体下处还有着大量的血迹,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罗某的年纪仅仅只有二十三岁,众人对于女知青遇害的事迹感到十分痛惜,不断咒骂着凶手的残忍。

当地公安局接到报案之后立即派出人员进行侦查,从女知青的班长陈某口中得知了她发现尸体的经过。因为罗某一整天都没有出现,也没有人帮她请假,班长陈某便在下班后来到罗某的宿舍察看情况。看到罗某所在的宿舍房门虚掩着,班长便喊了对方几声,但并没有回应,以为罗某生病的班长便推门走了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某发现罗某的床上似乎躺着一个人,只是这人全身都用被子裹着,于是她轻轻推了一下被子,但对方并没有反应,于是她掀开了对方的被子想要一看究竟。没想到展现在她眼前的却是罗某的尸体,陈某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她大喊着杀人了的话语,快步跑到畜牧场保卫部报告情况。

法医很快对尸体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罗某死于窒息,身体下处的伤痕也显示她在生前遭到了残暴的侵犯。畜牧场的其他员工表示,罗某是一个性子温和的人,她的生活作风良好并且没有交往对象,善于与他人相处,从来没有和他人闹过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宿舍的两位女红表示她们在凌晨值班的时候,罗某还在房间中熟睡,因为值班回来之后还要休息,房间和以往一样没锁门。而住在一层的男职工表示在凌晨两点多的时候,他被一声女子的尖叫声惊醒,后来他还听到了一些沉闷的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他打算出去看看情况,但声音很快就消失了,当时是寒冷的冬季他并没有起床,很快又进入了梦乡,直到第二天他才知道楼上竟然发生了命案。警方再度对现场进行调查,在案发现场的门把手上找到了几处指纹,同时也发现了罗某棉被上的一个模糊脚印,而罗某的尸体上还遗留了大量精液。

如果是在当今社会,那么这个案子很快就会告破,因为通过检验DNA和指纹,就能立即锁定凶手的身份。但当时我国的公安部门并不具备DNA检测技术,这项技术是在八十年代末才被运用到案件侦破中。而指纹经过检测之后发现并不是来源于同一个人,很显然这个宿舍曾经有不少人出入,对这些留下指纹的人进行询问,发现他们都有不在场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发现场所留下了那个模糊脚印因为不够完整,难以确认鞋的种类,案件一时之间陷入到了僵局。但警方并没有放弃,他们打算从走访群众方面来找到线索。畜牧场东边驻扎着一个高炮营,当晚值班的人向警方发映,案发的那天晚上凌晨三点多看到一道模糊的人影向黄埔村走去,对方似乎比较慌乱,走得十分匆忙。

从这些关键的信息中警方判断案件的发生时间是在凌晨两点到三点之间,并且凶手极有可能是黄埔村人。根据尸体受到了摧残情况,警方认为凶手必然是一个身强体壮的惯犯,并不是普通的小青年。很快警方派出人员对黄埔村进行排查,在筛选了数名可疑对象之后依然没有找到凶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村子里的人没有犯案的可能,那么凶手只可能是来源于畜牧场内。很快警方在排查到七号男职工宿舍的时候,一位身强体壮的小老头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这个人是仓库的保管员,以前就因为生活作风混乱得了花柳病。

因为好吃懒做一直都没有找到媳妇,警方询问他情况的时候,老头冯某却表示自己不认识死者,但很快就有人提出曾经看到过老头和死者交谈,警方认为老头冯某的嫌疑很大。于是对他啊的宿舍进行了突击搜查,果然找到了关键性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虽然冯某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原本有着大好人生的罗某就因为对方的贪欲失去了生命。哪怕在我们现代社会,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