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以来,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舍小家为大家,为抗击新冠疫情,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为了感谢医护人员在抗疫工作中的无私奉献和忘我付出,轻松筹选择与广大医务工作者站在一起,做好他们的健康后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的实干担当。

为了更好的守护医护人员,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在轻松筹上发起“白衣战士守护基金”,支援那些因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而重症感染或不幸去世的医务人员,以及因日常医务工作或因医患纠纷等意外伤害而身患重症或不幸去世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医疗防疫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坚定地成为一名好医生。”

年轻的脸庞,铿锵的誓言,来自一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的研究生,高源。自疫情发生以来,高源主动要求留汉参与临床实习工作和其他志愿工作。并在2020年1月,于肿瘤科进行临床实习并随同专家门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疫一线的生活忙到没时间害怕,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的身体一直重复一个动作,那就是救人,救人,还是救人!

然而,一声电话铃声的打破了匆忙的节奏,电话那端传来母亲的哽咽声:“源源,你爸爸他……”

他去世了……那一刻,所有的嚣闹声远去,之后话筒里母亲的呼吸声格外清晰。原来,在2020年1月17日,高源的父亲在同济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结果术后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病情进展迅速,全力治疗后,仍于2020年1月22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去世。

高源守住了万家平安,却没能守住自己最亲的人。

爸爸,对不起……

爸爸,我还想再见见你……

脱下那身防护服,她只是个24岁的年轻女孩,是父亲宠爱的小女儿,可从此往后,那个为她遮风挡雨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悲伤的愁云还没散去,家中的五伯父五伯母竟也感染了新冠,死神的镰刀锋利且快,2020年2月7凌晨,五伯父也离开了他最爱的亲人,只剩伯母在雷神山医院苦苦支撑。

好好的一个家变得零零散散,而高源和母亲因为是密切接触者,也在家中自行隔离、服药治疗,终于好转。可曾经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住的30平的房子,竟然也变的空空荡荡……

其实,高源的家庭本就不富裕,母亲还患有桥本甲状腺炎,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拖着五年前才做完肠息肉、子宫肌瘤手术的身子,在汉口火车站地下停车场做收费员,属于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200元,还需缴纳医保社保。

父亲退休后,退休金就成了家里的主要收入,勤俭节约的高源在研究生阶段每月也有120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朴素却也快乐。但疫情的打击和父亲的突然离世,让这个普通的小家摇摇欲坠,前有母亲需要照料,后有父亲的后事需要料理,高源肩上扛着好几个担子,经济上的压力更大,就连继续上学的费用,也成为了难题……

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了千千万万个患者,而此刻我们可以通过白衣战士守护基金将自己的善意传递给她!

在收到守护金后,她向工作人员发来了一条简短却有力量的信息:“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坚定成为一名好医生。”

“我觉得就像爬山一样,你可能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随着近些年医闹时有发生,医生每天在工作时还要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少人都表示:这年头做医生,真是越来越难了。这就让我想起了北京眼科医生陶勇,他的一句话让所有人记忆犹新,他说: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他不仅帮人义务会诊,有时候还会贴钱给患者看病,他是国内少有的主攻葡萄膜炎的眼科专家,可以说他医疗生涯的每一天,都能为数位患者带来光明,他是同龄人之间的佼佼者。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自己的患者持刀砍伤,可能以后再也不能拿起手术刀进行精密手术了,多年心血被毁于一旦,在某次演讲时他幽默表示:我领证了,不过不是结婚证,是残疾证。在那之后不仅他自己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预约看病的1500个专家号全部取消,不少患者当场就绝望崩溃大哭,表示他们重获光明的希望破灭了,还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双手捐给陶勇,只希望他能继续站在手术台上,造福群众。

作为互联网公益慈善领域的先行者,轻松筹重视人文关怀,在公益事业中一直不忘初心。未来,轻松筹将持续支持各项公益行动,用行动关爱“白衣天使”,让公益行动成为新时尚,让这股爱心暖风吹遍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