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产作业 张志超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产作业 张志超摄


◇作为专业功能县城的招远,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粉丝等特色支柱产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招远坚持建管并重,以经营城市为理念,以精致品质为追求,下“绣花”功夫,提高精细化、智慧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生态文明城市

山东省招远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明末清初,当地人创造了采用绿豆制作粉丝的技艺。1860年后招远粉丝开始由龙口港装船外运,史称“龙口粉丝”,迅速享誉各地。

如今,招远粉丝企业的业务逐渐扩展到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等领域,传统食品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凭借制造粉丝的技艺,无数曾被“绑定”在土地上的农民有了新的生存之道。

不久前,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专业功能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

作为专业功能县的招远,近年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粉丝等特色支柱产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以城市更新完善城镇化品质,前行之路越走越宽。

 龙口粉丝打造城市名片

时至今日,传统技艺在招远粉丝生产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艺2007年被列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据介绍,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分推粉、漏粉和晒粉三个手工操作过程,由烫豆、磨浆、过滤、取粉、打糊、采芡、漏粉、理粉和晒粉等十几道有着严格标准的工序组成。宋代陈叟达著《本心斋疏食谱》写道:“碾破绿珠,撒成银缕”,形象地描述了绿豆粉丝的做法。

绿豆粉、豌豆粉、红薯粉、即食粉丝……在位于招远的中国龙口粉丝博物馆展厅中,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粉丝产品,其中大部分来自双塔食品。作为当地乃至全国粉丝行业翘楚,双塔食品因其高标准的品质追求,逐渐发展壮大。

“生产粉丝,主要是利用豌豆和绿豆中的淀粉,剩下的蛋白质曾经都被作为饲料低价处理。”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成介绍,近几年,他们发现了副产品的商机,采用国际领先技术,从淀粉清液中分离各种物质,制造食用级豌豆蛋白及膳食纤维等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从龙口粉丝产业起步,双塔食品创造了豆类制品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如今蛋白产品已成为另一大主业,销售收入占比近四成。以此为基础的保健品、早餐谷物等产品研发也如火如荼,BeyondMeat等国际人造肉企业,也成为这座胶东小城的“粉丝”。

为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双塔食品在周边50多个村建起了粉丝包装车间,带动了周边包装产业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君敏说,仅双塔一家,就能带动周边数千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人每年可增收3万元。

招远市官网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后,招远粉丝生产企业约150家,全市粉丝生产从业人数约3.8万人。目前,招远年产龙口粉丝20多万吨,每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粉丝企业缴纳两税总额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5%左右。

招远龙口粉丝产业不断转型发展,在擦亮“龙口粉丝”这张名片的同时,也让农民有了向产业工人转变的机遇,助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从“发展金”到“超越金”

除了粉丝,招远还拥有中国县级市罕见的黄金储量、黄金矿田、黄金产量,可供开采的金矿脉量两千余条。

招远黄金博物馆所在的罗山黄金文化旅游度假区,融合生态游、工业游、文化游、宗教游、民俗游于一体,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会议、住宿等功能于一身,不仅让“黄金”这个名片更加亮眼,还带动了周边就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

资源总会减少和枯竭。如何推进黄金产业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改变挖矿卖金传统模式,一直是招远以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课题。

“我们还鼓励创建品牌和引进培养人才。”招远市工信局局长徐晓伟说,当地对注册黄金珠宝类商标的企业(商户)给予补助,对黄金珠宝产业高层次人才进行运营经费扶持。还设立黄金深加工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黄金深加工项目,完工验收后给予引荐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应百分比奖励,最多500万元,用于支持黄金深加工产业。

当地干部群众清醒地认识到,因金而兴的招远,要在城镇化中走得更远,需摆脱对“金”的依赖,通过非金产业的强势崛起,平衡“一金独大”局面。在此背景下,“一都两城”的产业发展思路应运而生——

一方面,主攻清洁能源。坚持风电、光伏同步推进,海洋、陆地一体谋划,以光伏、海上风电、氢能、储能四大产业为补充,以集群化、规模化、园区化为方向,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另一方面,主攻健康食品产业。发挥龙头企业技术优势,抢占“人造肉”等植物膳食风口,扩大战略性投资,研发推广一批植物基饮品、植物肉、膳食纤维等产品,从原料供应向终端产品转变,从而吸纳更多人就业,实现“人的城镇化”。

 从“重扩张”到“重更新”

一个地方,吸引人、留住人关键靠产业,而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同样不可或缺。

近日,在招远市农行小区家属楼下,工人们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敷设雨污管道。下一步,他们还将为小区安装新的健身器材和公共充电桩,公益广告牌很快也会设计安装。

“目前,全市57个老旧小区改造已经全面开工,将惠及4366户居民。”招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杨立波说,“城镇化绝非城区向外无序地延伸和拓展,城区本身的设施更新也是城镇化的重要环节。”

当地老旧小区改造分为基础设施修缮、配套设施齐全、居民出行畅通、居住环境美化、居住条件改善等五大类工程,主要是对小区内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道路更新改造、建筑物立面翻新改造、屋面防水改造、楼道内墙粉刷改造、公共窗户更换及增设宣传栏、健身器材、充电桩等便民设施。

“招远的城镇化进程,已从传统的产业发展、城区面积扩张、城镇人口增加,逐渐过渡到对城镇化质量的追求。”招远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兰福军说。

据介绍,当地着重抓好镇级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市政污水主管路建设等环境改善工程,提升环境质量;在治理工地扬尘活动中,对全市84个在建工地实行包保和联动互保,并纳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我们进行了城市‘体检’,并且编制了城市更新方案。”杨立波说,在提升城市品质的过程中,招远坚持建管并重,以经营城市为理念,以精致品质为追求,下“绣花”功夫,提高精细化、智慧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生态文明城市。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是县域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招远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