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一个不经意举动就会给自己未来带来无穷好处,刘继祖就因不经意举动给后代带来了无穷福利,让家族和大明王朝共同兴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本就是一位赏罚分明之人,若想获得侯爵必然要有一定功劳,可有两人并未立下多少功劳就被册封为侯爵,其中一人是刘继祖。另一人便是朱元璋姐夫李贞,这两人就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朱元璋处于人生低谷期时候帮助过他。

朱元璋和刘继祖的故事

朱元璋幼年时期,可以用饥寒交迫来形容,父母死后没有钱买寿衣,只能拿个草席苍茫将父母下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45年,朱元璋父母、大哥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家中仅剩朱元璋和二哥,由于家中太穷,买不起棺材,甚至连一块安葬亲人土地都没有。朱元璋是位极其孝顺的人,他决定去恳求地主刘德帮忙。

朱元璋父母早先是刘德先佃户,靠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人,可这样依旧无法养活家人,朱元璋为给家里减轻负担,便去刘德家找点事情做,刘德见他年龄小,便让他为自己放牛,这也算给朱元璋一条活路。

论情理刘德是该帮助朱元璋一家人,可刘德并不是一个喜欢搞慈善之人,干脆利落拒绝朱元璋要求。朱元璋极为无奈只能将父母卷起来,抬着木板去寻找个能安葬父母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元璋心灰意冷之时,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极为不忍,主动给了一块地皮让朱元璋安葬父母。

刘继祖家中本就富裕,在他眼中送一块地皮给朱元璋安葬父母就算一件小事。可从朱元璋角度来看,刘继祖善意帮忙,让自己父母能有一块安息之地,这种恩德让朱元璋铭记于心。

至于刘德不肯帮忙,朱元璋也未放在心中,这件事本就是你情我愿之举,人家不帮忙也算正常。之后朱元璋回到家乡,未刻意为难刘德能看出来,反而给刘德一些田地,免除了一些税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感谢刘继祖恩德,追封去世多年刘继祖为义惠侯,妻子娄氏为侯夫人,子孙可以世袭侯爵之位,并且对刘继祖子孙许下承诺,可同明朝共富贵。

刘德仅获得物质上奖励并无实际上奖赏,足以能说明,人生在世,应该多多行善,说不准哪一天能得到超乎寻常回报。

刘继祖之所以能获得超乎寻常回报,还要感谢自己儿子刘英。刘继祖去世后,他的儿子刘英闻知朱元璋已有一定成就,便带着几个同乡前去投靠朱元璋,朱元璋是自己恩人之子,便将他们收留下来,跟随自己南征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朱元璋风光回到家乡,打算为自己父母修建陵寝,他让刘英负责修建陵寝一事。刘英出色完成修建陵寝工作,这让朱元璋极为满意,觉得应该让给予刘家父子一个爵位,他就决定追封刘继祖为惠义候,并让刘英继承爵位,借此让自己父母获得荣耀。

朱元璋和姐夫李贞的故事

朱元璋幼年时,由于家中太穷,经常吃不起饭,就经常去姐夫李贞家去解决温饱问题。那个混乱年代中,多吃一口饭就是多一份压力,姐夫李贞并未有多少怨言,反而经常无微不至帮助朱元璋。这让朱元璋铭记于心,暗下决心只要自己能发达,一定要要报道姐夫一饭之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朱元璋二姐去世了,又因战乱频发,李贞只好带着自己儿子李文忠到淮东躲避战乱。后来,李贞听说朱元璋在滁州一带起兵,声势极为浩大,带着儿子李文忠前去投奔朱元璋。

经过数载沉沦,亲人再度相聚,两人喜极而泣,朱元璋见外甥李文忠一表人才,十分喜爱,便收为养子改名朱文忠,由朱元璋亲自教养。后来,李文忠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大明王朝开国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称帝后,第一时间将姐夫李贞封为恩亲侯,又将姐姐封为孝亲公主。朱元璋十分顾念旧情,之所以会给予姐夫李贞恩亲侯爵位,主要就是为了报恩,可见朱元璋是个懂得感恩之人。

几年后,李文忠并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因而被册封为曹国公。朱元璋并未忘记自己姐夫,便将李文忠和李贞父子均册封为“曹国公”,这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一生仅册封过六位公爵,这六人均未大明立下不世功勋,能看出朱元璋对于公爵之位极为吝啬,在他心中能成为公爵之人必须要在其心中有足够分量。可这并算什么,李贞死后,朱元璋追封李贞为陇西郡王,谥号恭献,追封李贞三代为王爵,从中能看出李贞在朱元璋心中拥有极高地位。

李贞、刘继祖因其一时善举,让自己子孙后代均享受到极大光荣,从这里能看出,人生在世应该多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