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不毁乡校”的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说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施政措施,郑国大夫然明建议把乡校关掉。子产有不同意见,他说,人们讨论施政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老百姓是我们的老师,不如听取这些意见当作治病的良药,“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2013年曾有一报社发表一篇文章为“正常批评建议不能打击而要珍惜”的文章,该文深刻阐述了网络舆情防治的正确处置与面对方式。

文章指出:谣言必须打。谣言是无中生有,是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任由谣言蔓延,都会对谣言的制造和传播采取手段。互联网在中国繁荣,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信息和知识视野,也因其开放活跃,成为言论的一个大空间,对于信息及时传输、了解舆情民意、监督不正之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此,没有人否认。但是,也有一些人,利用互联网的空子,制造传播谣言,颠倒黑白,甚至将之作为生财工具,社会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对此,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必须打击。

打击须依法。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政府的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做到“依法行政”。打击谣言,因此必须在法的依据、法的程序下进行,也只有靠法律态度的明确展示,给人依法执法的强烈信心,才能最大程度消除不必要有想象和猜测。比如说,相关法律中对于谣言是如何界定的,执法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造成不同影响惩戒的标准是什么,都必须有具体依据来源。

严防扩大化。这是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讲的,突破法律依据,就可能扩大化。日前,新华社也发文《打击“网络谣言”须防范执行跑偏》,指出“打击网络谣言,初衷是好的,但不能把自己不喜欢听到的声音,都扣上谣言的帽子。要把握好打击谣言和保证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平衡,必须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避免随意性”。

地方政府和一些官员不应该抵触互联网舆论场,将其视为麻烦,而应该与互联网真正和谐相处,把它当作本地工作的有益镜子,更应该经常照镜子、正“衣冠”。

部分观点来源:长江日报。作者:庆阳之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