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年初,北京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案,短短两个月内,发现了6名受害者。与以往不同的是,受害者均为男性,且被虐杀致死,生殖器官被割掉。

警方对这六名受害男子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发现其中两起现场都查出了同一个人的指纹,而另外四人都登录过一个叫做“紫色男孩”的同性交友网站、都具有同性恋的性取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经过网侦和走访,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义江。在抓捕李义江的过程中,他没有做出任何反抗,表现得十分配合且异常的平静。

他承认了一切,并坦言自己是为了报仇才杀人。那么,到底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让他以如此凶残的手法接连杀害了六个人呢?

李义江于1980年出生,新疆人,在少年时期于北京生活,寄宿在姑姑家。

小升初的时候,姑姑家里发生变故,无法再供养他读书,他只好回到新疆在父母身边生活,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不幸的开端。

李义江的妈妈患有精神病,他的爸爸也整日酗酒,有时甚至拿起菜刀威胁李义江,在这个家里,几乎没有平静的时候。在家中,李义江需要面对每日没有缘由的打骂,在学校里更是有很强的疏离感,就这样,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予反抗。

终于,他强烈的压抑感爆发了,年仅14岁的李义江开始了第一次行凶。

1944年,昌吉中学一年级学生唐某失踪,10余天后,他的尸体在校园旁的苗圃里被发现,身中二十多刀。

经过法医鉴定,推测为未成年人犯案,将嫌疑人锁定为与唐某吵过架的李义江。但在受审时,李义江十分平静,回答不露破绽,由于没有证据,此案一直悬而未决。

直到2003年被捕,李义江才交代,早在初中时便发现自己喜欢同性,唐某就是他的心仪对象,当李义江对他表白时,却遭到了唐某的拒绝和鄙夷。尽管害怕失去唐某,但一想到唐某会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说出去,便起了杀心。

1999年,李义江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回到北京,便报考了北京理工大学,被成功录取。

当时,互联网开始流行,他尝试搜索更多关于“同性恋”的讯息,活跃于多个同性恋论坛,并结识了一个叫“唐剑箫”的网友。

“唐剑箫”比李义江年长几岁,已经步入工作,对于刚上大学的李义江而言这是一段理想“爱情”,殊不知自己只是被包养了。

两人在一起不久“唐剑箫”便开始厌烦,为了摆脱李义江,甚至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其他同性伴侣。尽管难过、气愤,但李义江仍对这段感情抱有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开始频繁出入同性酒吧,想以此报复“唐剑箫”,让他重新重视起自己,可最后换来的只有对方的冷漠。

恰巧在此时,李义江结识了四个人,他们是两对情侣,对李义江的经历抱有同情。这份关怀打动了李义江,使他和这四人走得愈来愈近。

在这四人邀请他到东三环附近的私人住宅里玩时,他毫无戒备地答应了,悲剧也在此刻有了雏形。

那天傍晚,不知李义江是被下了迷药还是真的喝醉了,一下昏睡过去,当他再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捆绑在暖气管上,衣服已经被扒光。

四个男人开始虐待、玩弄李义江,用鞭子抽打他,用蜡烛、烟头烫他,虐待了数个小时,最后轮流强暴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栋房子里出来的时候,李义江便也不是从前的他了,这份耻辱让他最终决定,他要报仇。

他徘徊在各个同性酒吧,寻找他们的踪影。

2003年1月,他找到了四人之一吴晓刚(化名,23岁),并在他家楼下蹲点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是独居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作案。

他跟踪吴晓刚到网吧,记下了他的账号名,随后在网络上与其闲聊,不断给出性暗示并要求在吴晓刚家里见面。

两人见面后,吴晓刚一眼认出了李义江,却不以为然,并以800元一次的价格换他一晚。

就在吴晓刚转身脱衣服的时候,李义江手拿军刀刺向了他,连捅数刀后割下了他的生殖器,扔到了附近的垃圾站。

他以相同的形式找到了另外三人,并以相似的作案手法杀害了他们。据李义江描述,在割下他们生殖器的时候,不仅发泄了他积压已久的怒火还体验到了异常的快感。

这种感觉让他难以收手,尽管已经报了仇,但这种变态的满足感已经吞噬了他的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3月初,李义江在一处公厕内杀害了第五名男子,两人没有任何联系和渊源。案件发生三天后,他再次动手,21岁的庞超(化名)在野外被其刺死,身上还有多处死后刀伤。

2个月内6起命案,根据关联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在赶到李义江居住的小区时,恰巧碰到正在遛狗的李义江,他看着警察,平静地问道“我就是李义江,你们是不是在找我?”

2004年4月28日,法院判处李义江死刑。听完判决,李义江平静地说了句“谢谢法官”。

关于“性暴力”,我们所看到的、所关注的大部分都是女孩,鲜有人会为被强暴的男性发声,社会会鄙夷他们甚至是庆幸“他们是男孩”。

但性骚扰对于他们而言,造成的心理阴影并不比女性的要少。然而在法律中,强奸男性并不会被判为“强奸罪”而是“猥亵罪”,这让很多人有了可乘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男性受害人不仅仅是LGBTQ群体,很多异性恋男性也曾被性骚扰过。2014年,重庆一男子在被性侵后碍于法律的空白,只得释放嫌犯;2020年,四川省某校的高中老师梁某被爆性侵男学生多达30人。同女性一样,他们难以为自己发声。

在纪录片《男性性侵 打破沉默》中提到,在性侵案中男性受害人的比例约占1/6。从“施暴者”的角色转变为“受害者”,这样的转变往往不被社会所接受认同,但是伤害就是伤害,又如何能以性别来衡量呢?

在李义江的这起案件中,他是一个“家庭暴力”“校园暴力”以及“性暴力”的受害者,但也是一个虐杀无度的“施暴者”。我们或许会对他抱有同情,但这场悲剧也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

我们无法决定他人的作为,但可控自身的思想和行动,我们需以正当的方式捍卫我们的权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京城圈儿】开始征稿啦!

一经采用,即有丰厚稿酬

期待参与哦~

NO.1

Historical articles

责任编辑:D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