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佛学大师南怀瑾佛学的一些深层理解,今天特意整理了下,一起内证自觉,精进提升。

1

进入如来境,会内证自觉,显示报身,这个境界不是凡人的心性智力所能探测的。

成佛即用入世之身,完成出世之法。唯有成佛之心才能做到大智大忍,功德利他。

旧时报果,报身仍受善恶业力支配,只有圆满法身的真如自性,才了解清净。

佛法极高明而道中庸,它原是人生心性的极寻常之事,切不要向神秘处去钻牛角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何为佛?心即是佛。何为道?平常心就是道。众生之所以不明白,就因为不肯平常,没有平常心。真正了不起的人,很平凡,真正的平凡,才是伟大的。

学佛忌讳高推圣境,就是把佛的境界推举得太高远,远离了平实之心。其结果是不正观,不正观导致不正思维,之后就容易变得神经。

3

人的思想,感觉,妄念,无时无刻不在活动,压是压不下去的。杂念,妄想,不要压制,要放空。空就是能知之性,意识到妄想的来去无住。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清净,何必压制呢?

能知不仅属于身体,更属于它所分化的“所知”和“感觉”的作用。普通人的意识,没有经过“知止而后有定”,也就达不到“静、安、虚、得”的学养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人所生出的分别思维,被身体、各种感触所左右,落在所起的情绪之中。这里的情绪就是七情六欲,它左右着人的一生。

色身不是我,色界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因此处于色界的人很可怜,做不了主人。主人是真我,任外界的环境如何变,真我不变。感觉、知觉、思想,这些事物中有本来,找到本来,心性就不散乱,不妄想,做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此时,真我忘记身体,忘记一切,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人的妄念来来去去,生生灭灭,但是能知,如果你注意到观照到,念头来了就知道,念头去了知道,就不生烦恼之心。不垢不净,即真照。

妄念不去想着去除,去除妄念之心,也是一种妄念。妄念是空的,面对它主要是体会“那个能知道妄念来去的心”。心不动,妄念自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学佛者要性命双修,性指心性,命指身体中的命理。禅道融合后,性命双修成为修行者的基础。性是无为之道,一念不生,清净无为,当下即是,是真空。命是修身练神,体验秒有。

当修炼到一定境界,就会智慧灌顶,会体验到自净其意的微妙。智慧灌顶就是观想头顶上的一片光明,与佛菩萨的光明自然相接。

学佛有一个要点就是不着相,知道何时该空掉,何时该停止,做到一念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