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的钱给子女用,常理上是说得过去,特別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不稳定,经济上容易出现问题,父母一般都会慷慨解囊,因为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的。在很多国人的思想中,无论子女长到多大,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所谓的借与还。那么向父母借钱不用还的这种想法是否合情合理呢?

网友咨询:

借父母的钱,到底要不要还?

律师解答:

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受法律的保护,即使是子女向父母借钱,也有偿还义务。

由于父母和子女存在特殊的亲缘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经济纠纷如何认定,法官首先会审查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借款合意、有没有签借条。

就算当时没有,过后也可以通过补借条的形式补充。如果提供款项时没有说是赠与还是借款,但事后子女一方给父母补充了借条,那法官也会认定双方之间确实存在借款合意。

律师补充: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向任何一方父母的借款都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债务,无论是否离婚,都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民 法典》规定,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的;另一种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进入咨询本地律师!

法妞问答3分钟100%解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