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享受来自电子产品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要小心来自互联网的“电子诈骗”。况且社会生活中,涉及到的电子诈骗案例并不少见,有一部分微信用户就被卷入其中,造成自己的财产损失。

因此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在使用微信支付期间,出现这一行字,一定不要急着输入自己的付款密码。因为你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不法分子为你设下的财产诈骗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容小觑的一行字

不容小觑的一行字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电子类产品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服务,出门不必带现金、各种证件,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但因为网络的存在,我们并不清楚,屏幕另一端是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一个网络诈骗的不法分子。因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微信是我国受众群体最为庞大的社交使用软件,截止到目前,微信已有12亿用户正在使用,并且这个数字正在不断扩大。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的生活,人们已经开始逐渐依赖于使用微信支付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微信的官方也担负着保卫用户财产安全的重要责任。所以腾讯官方对于支付的安全性严格把控,做出了很多的后台措施,保证用户的财产安全。

如果在你支付过程中,出现了“对方交易行为异常,有欺诈风险”、“请注意保护个人财产安全,谨防网络诈骗”这行字,一定不要急着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说明对方账号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存在诈骗风险,一定要慎之又慎。

哪些情况会遇到这行字?

哪些情况会遇到这行字?

根据微信官方工作人员介绍,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交易时会出现这样一行字。

1.大额交易付款

如果收款方的微信账号在短时间内频繁地进行大额的交易,会触发微信官方后台设定的安全机制,在付款方进行支付时,发出异常警示。提示支付者慎重付款,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被举报的账号

如果收款方的微信账号在短期内遭到其他用户的安全举报,并且经过腾讯官方的多次核查,确实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此时微信官方会给出相应的安全警示。

这样的行为,大多数都是网络诈骗行为。所以在得到来自微信官方的提示时,一定不要急着付款,否则悔之晚矣!

如何避免网络诈骗

如何避免网络诈骗

1.陌生人的链接不要点

不要轻易点陌生人给的链接。因为你不知道里面的链接是否含有诈骗信息,是否是钓鱼网站,是否会直接窃取你的财产和个人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贪小便宜

面对陌生人拉的刷单群、不明来历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号称低利息的网贷。保持冷静,不要为了一点小便宜,轻易上当,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在陌生的网站、传单上面暴露个人信息,避免给陌生人发送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号等信息,否则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不法渠道窃取你的财产。

4.拒绝网贷

诈骗分子会根据借款者着急用钱的心理需求,诱导对方进行高额贷款,或者采用低息、免押、甚至是裸贷的方式诱惑借款方,最终付出巨大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遇网络诈骗怎么办?

遭遇网络诈骗怎么办?

在支付过程中遇到了微信官方的异常支付提示,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停止。如果提前发现对方是网络诈骗犯,一定要及时举报,避免其他人遭受损失。如果自己的财产已经遭受损失,一定要及时报警,保留证据材料,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并且微信支付其实有一个“微信转账冷静期”存在,如果微信系统核查出收款方存在欺诈、违法违规行为。微信会自动对支付过程进行有效拦截,提醒支付者注意财产安全,限定15分钟后才能进行交易。在这十五分钟之内,你要谨慎再谨慎地核实对方的身份和目的,否则一旦被骗,后悔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到最后

讲到最后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网络诈骗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但大家也不必要过分恐慌,平时小心仔细,转账时及时确认,切莫贪小便宜。

并且公安部门的监察也在日渐完善,为我们的财产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支撑。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避免给不法分子提供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