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刘国庆 代志平

7月28日,走进宕昌县城郊区何家堡乡缸沟村的羌韵花海,成片的格桑花、万寿菊姹紫嫣红、竞相绽放。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花田里赏景拍照,打卡游玩。

近年来,宕昌县何家堡乡采取政府扶持,合作社牵头的模式,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种植油菜、油葵、万寿菊等观赏经济作物,让“美丽”变成“产业”,鼓起“钱包”,“花”样经济的兴起,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更拓宽了增收渠道。

邻近官鹅沟5A级景区的何家堡乡围绕旅游做加法,先后建成油菜花基地、乌龙头基地、西瓜采摘园、羌水蜂情园、生态人家、绿色长廊等景点。为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景区吸引力,何家堡乡把“花海经济”作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从2020年开始规模种植油菜花、格桑花、万寿菊等,先后举办两次羌韵花海旅游节,组织开展了旗袍走秀、摄影创作、花事体验、亲子娱乐、美食餐饮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今年,缸沟村特色农业合作社将继续流转农民闲散土地100亩,连片种植油葵、万寿菊等,打造特色赏花基地。“种植花卉,不仅扮靓了村庄环境,也不断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天气晴好,羌韵花海观光游客逐渐增多,平均每天可收入1000多元。”何家堡政府乡长赵云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