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行动

筑牢屏障

我们更要坚持这些健康生活细节

规范佩戴口罩

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佩戴前清洁双手,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应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请注意不要上下或者内外反戴口罩,更不要戴口罩时露出口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洗双手莫忘记

及时按“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搓揉20秒以上。手上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20-30秒。

每天开窗多通风

为让室内空气清洁流通,推荐持续开窗通风。

不能持续通风的,每日上、下午至少各开窗1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出门防护划重点

测核酸时根据指令下楼,不接触核酸采集的采样台,排队时保持2米以上距离,仅在采样时脱下口罩,采样结束后尽快离开采样点。

管控区、防范区应主动减少外出、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返家先清洁

外套挂在通风处,外穿的鞋子放门口,鞋面可用消毒湿巾擦拭,及时清洁双手。手机、钥匙等物品可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有条件的可在家中区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将外出回来的衣服鞋子留在“污染区”。

收取快递请当心

戴好口罩、手套,采取无接触式收货,外包装可用消毒剂喷洒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放置10-30分钟。包装袋等尽量留在门外,或丢弃。生鲜食品可使用慢速水流冲洗或浸泡清洗、沥干。处理后及时清洗双手。

发热就诊应及时

若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乏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就医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尽可能远离他人,如实讲述患病情况和既往病史。

食品安全有保证

保持餐具厨具和厨房环境清洁,烹饪前后洗手,做到生熟分开,用好的厨具要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肉蛋禽和水产品等食物需烧熟煮透。

公筷公勺用起来

两人以上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减少交叉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居家锻炼讲科学

注意选择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空间时间运动。采取适合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避免损伤。

自我调适好心态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不信谣不传谣,通过电话、网络与亲友保持联系,保持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减少负面情绪。必要时,可拨打心理热线或通过网络咨询寻求专业帮助。

重点人群须注意

保障人员应按照岗位和风险等级,规范使用防护用品,使用后的用品规范处理消毒。

老年人群常患基础疾病,注意做好自我监测和控制,遵医嘱按时服药。

来源:健康中国

审核/杨建强 责编/王 强 编辑/杨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