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经过大半年的书稿整理,在诸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关心和挚友善缘的文化情怀大力支持下,杨牧青专著《华夏之源》终于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清创意园交付专业图书代理机构进入编辑出版阶段了,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后季度等候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谨以此书献给:
为中华文化与文明传承者!
为人类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者!
致读者:
这十多年来,我的许多文字都是因阅读在平素里随记而成的,虽然可能有些零散之感,但这些叙述都是相互衔接的,在思想上是连续的,是环环相扣的,在阅读的时候是需要前后翻阅着去参悟的,也算是一个话头接一个话头的思绪衔接。
特别在这本《华夏之源》选编时候,根据“古脉今承杨牧青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图书项目系列著作”创作计划和书刊发行的一些要求,从我积累的数百万字文字稿中择选而出的,对有的文字叙述还是忍痛删掉了,再三斟酌,希望给有心的人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去发现究竟在说了些什么,又隐藏着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写说明:

这本《华夏之源》是在“古脉今承·杨牧青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图书项目系列著作”基础上向读者选编推出的,以“阐释万年华夏文化渊源”为思路,秉持“追寻华夏文化渊源,探究中华文明流变”之理念,在撰写过程中努力尝试和不断拓新,促使其成为一本独具特色且具有内涵深度的书。

这本书收编了作者以甲骨文、金文为主导思想兼蓄上古史学观而悉心创作的中国书法、绘画艺术作品三十余幅,还有几十张精美的插图,引据参阅上千余种(部)、万余次(篇)有关文化、历史、考古、民俗、天文、地质、哲学、经济、社科等方面的学人研究成果(包括著作、文论、网稿杂记),涉及上古几十位历史人物故事,把其置于新时代背景与未来发展之下,给予不同视角的详尽释义。

这本书收编了作者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最新心得体会四十余篇,反映了作者学术研究态度,又反映了作者呕心沥血的治学与探索精神,既具有专业性学术研究特质,更具有通俗性普及读物特征,以别具一格的文字表达方式和朴实的语言叙事形式,向大众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生动内容。

这本书上、下两编,30余万字,300多页,足以让读者能够理解、明白华夏文化为什么万年持久不断,中华文化为什么几千年生息不止的渊源。这,对于海内外广大热爱、弘扬、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者来说,无疑有一个很好的启思作用和有益的助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22年4月21日华夏之源计划出版发行前有关编辑事宜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