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天, 本网发表了贵州省赖氏父子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昆、《经济日报•中国物流》版原执行主编、河南省供应链管理协会原秘书长、中共河南省供应链管理协会支部书记、河南省黔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秋义写的《国酒“赖氏茅酒”创始、兴盛、发展溯源》系列报道之二《国酒“赖氏茅酒”缘何酱香飘四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衷好评。

为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赖氏茅酒”的发展历程,今天编发贵州省赖氏父子酒业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彭超杰,《经济日报•中国物流》版原执行主编、河南省供应链管理协会原秘书长、中共河南省供应链管理协会支部书记、河南省黔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秋义编写的“赖氏茅酒”探源之三,《国酒“赖氏茅酒”靠诚信经营赢得天下》,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

《国酒“赖氏茅酒”靠诚信经营赢得天下

彭超杰 卢秋义

2017年10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指出:加强供应链信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创新供应链监管机制,促进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赖世家酒的发展,印证了企业《靠诚信经营赢得天下》这一事实。

赖世家酒赖天鹏一亿多的债还完,第二天醒来会是什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多、三十岁的年纪的你在干什么?干着朝九晚六的工作,过着平淡如死水的生活,或是对未来踌躇迷茫,犹豫是继续坚持,还是心疲归家?抑或怀揣着梦想,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奋力向前不留退路。有人做着白日梦,也有人奚落嘲笑却不自知,但没有人会打心底看不起一颗敢于追梦的心,也没有人会不佩服那些顶着质疑声前行的拼搏者。

从学生到企业领导,赖天鹏只用了一年时间

赖天鹏从父亲手里接过酒厂的时候,酒厂还欠着一个多亿的债,直到现在,债也没有还完。

赖天鹏家的酒厂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的茅台镇。茅台镇在贵州高原西北部,北靠遵义,南临川南,地处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道,作为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茅台镇7.5平方公里是白酒核心产区,赖世家酒的酿酒厂就在其中。但在2012年3月26日这一天,白酒类股票资金净流入最大就有1205.31万元,其中21只个股资金呈现净流入状况,占整个行业比33.33%。当时申银万国把这三年称作白酒行业获取超额收益的又一“黄金三年”;更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两三年利润或暴增,三年白酒迎来利润爆发式增长期,未来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超越100%。股市行情的正向反馈、证券机构与专家的看好、消费者的热情支持,带来的是市场的盲目跟风与白酒企业的疯狂扩张。

“物极必反”,随后,白酒行业在2012年迎来了“黑天鹅之年”。一方面,白酒行业多家企业出现各种“门”事件。2012年5月,有媒体报道洋酒“散酒门”事件,2012年8月古井贡“勾兑门”、汾酒“召回门”,2012年11月酒鬼“塑化剂门”,再到年末的茅台“送检门”,五粮液、泸州老窖“偷税门”,真真假假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各种负面舆论使得整个白酒行业迎来动荡,唱空唱好者都试图在跌宕的白酒股价行情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2012年,作为政府整风之年,政策层面也给白酒行业带来极大压力。

2012年2月,白酒企业签署自律宣言,承诺“双公开”。3月,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限制“三公消费”,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12月中央军委下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提出“禁酒令”,成为压垮白酒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多酒厂在疯狂扩张中找银行借钱,包括赖天鹏爸他们。据赖天鹏的回忆,整个酒业突然之间就发生大的变化,大量酒厂倒闭,没有倒闭的也停止了生产,负债累累。

赖天鹏是在2015年接手这家酒厂的,有点赶鸭子上架,父亲赖世豪当时已经有点无所适从,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赖天鹏就跟父亲说,你处理不了的,他来帮你处理。但其实赖天鹏没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备。

2014年初,赖天鹏还是个学生,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酿酒专业学习,不久后毕业回国。就在这一年,赖世家酒与贵州茅台酒厂长达26年的商标之争落下帷幕,“赖茅”商标归属茅台集团,唯一保留的是爷爷赖贵山亲自设计的大鹏商标。

赖世家酒也因被这起官司牵扯太多精力,无法专注经营,导致没能撑过白酒行业的下行时期,最终负债累累,资产被银行抵押,用于生产的800多吨基酒全被封存。

赖天鹏接手酒厂的时候,酒厂还负债一个多亿。在赖天鹏看来,自己大学毕业了,对整个行业的情况也很清楚了,在这个基础上,自己是有机会让赖世家酒扭亏为盈的,后来赖天鹏承认当时过度自信了。

从学生到一家企业的领导者,赖天鹏用了一年的时间,但从领导者到成功合格的领导者,赖天鹏才刚开始蹒跚学步,要多久才能抵达终点,他也不清楚。

困境,抗不住也得扛下去赖天鹏讲述了三个接手酒厂后的困境,第一个是刚刚接手酒厂的时候。当时赖天鹏接手酒厂的消息传开不久,债主就找上门来了,有银行的、也有私人的。他们会担心小赖总接手厂子后,那以前的债务归谁呢?。赖天鹏描述:一天的时间里,一堆人,约莫分成七八组不同时间段地压在办公室门口。就是让赖天鹏必须改合同。合同基本都是成千上万的,银行的更是占据了大头,因为对于合同法的不了解,修改合同的过程中,原来的有限责任贷款也变成了无限责任贷款。原本只是一个企业的债务问题,突然间变成了赖天鹏妈还有赖天鹏爸和赖天鹏三个人的贷款了,就是说赖天鹏必须得还清,酒厂申请破产都不行。赖天鹏签了新合同后才发现自己犯了很多企业经营中的错误。后面赖天鹏又跟员工发生了冲突,是一个5万块钱的案子,赖天鹏说,酒厂有一些福利,作为酒厂的员工,可以投入部分钱来酒厂进行批发采购销售,酒厂保证质量和价格,这样员工可以在领取固定薪资的同时,也可以拥有更多收益。但酒厂员工可能没想太多,当听到酒厂经营不下去了,基酒也卖不出去了,他就来找赖天鹏要钱,要求赖天鹏把5万块钱退回来,赖天鹏对他说,自己现在身上几千块钱都没有,你找赖天鹏要那5万块钱,赖天鹏怎么给你。第二天他就把整个村子里的村民叫来厂里堵在赖天鹏的门口,然后对赖天鹏说你今天必须给回那5万块钱,你不给你不要想活着出去。这是赖天鹏第二次被堵门了,情况比上一次还要严重,最终赖天鹏通过各种沟通,把员工的心态平缓下来,把这个事情逐渐解决了。

两件事都不是赖天鹏最难熬的时候,据赖天鹏回想,最难熬的阶段是2017年的春节。酒厂将近半年的时间没有生意,赖天鹏手上的流动资金也不到10万块钱,酒厂的保安身体不太好,跟赖天鹏说想要休息,赖天鹏答应了。晚上睡觉前,赖天鹏出来看月亮,拿着把竹椅子就往外一坐,因为怕浪费电,赖天鹏没有开灯,周围黑不溜秋,赖天鹏一边用手机跟别人聊着天,一边看星星,还跟朋友说你们在城里生活可享受不到这种快乐。赖天鹏将父亲赖世豪视作自己人生的反面教材,他不管做什么事,就不要像他就行。但实际上,赖天鹏承认到今天为止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父亲。

早些时间,赖天鹏是没有发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某一天他的姨夫以及父亲的老朋友跟他说:某些事情上,你简直跟你爸一模一样。赖天鹏这才意识到自己视为反面教材的父亲一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018年,父亲赖世豪因肺癌去世,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与父亲做最后的道别。在赖天鹏看来,父亲的去世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酒厂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影响。在与父亲做完最后的道别之后,也就意味着需要赖天鹏一人扛起所有,要继续负重前行。赖天鹏说自己会在公司里发表一些夸张的言论,在他看来这个时代的微信还有各种电子产品,把一个人的时间压缩到了一种都不属于自己的时间了。所以,他会给自己找一些避风港,把手机丢一边,什么事情都晚点,然后让自己去消化那一天的情绪。但赖天鹏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偏执的人,相反还比较内向,会自己去寻找出口。他选择了走出去,不断增加自己的交友圈,考虑到赖世家酒的品牌特性属于优势,赖天鹏就先在对外推广营销环节下功夫。2015年到2016年,赖天鹏做过一次搭建小团队的尝试,最后失败了。主要原因是没行动起来,赖天鹏后面反思。到了2017年,赖天鹏不断接触新的朋友,很直白地把自己的困难和想做的事情跟别人讲,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跟赖天鹏讲,你把这么多商业机密、自己的情况讲出去,别人会利用你的,但赖天鹏不在乎,在他看来,只要能找到对自己成长发展更好的出路,就要不断去做。不断有正向的反馈,在输出的过程中,赖天鹏发现电商做白酒这件事情完全可行,于是通过这种方式,酒厂被他重新做了起来。

2019年9月,赖天鹏和赖世家酒迎来了第二次变革,当时赖天鹏已经成功创建起小团队,并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了现在的合伙人,从认识到确定合作关系不超过一个月,企业的运营也在这个过程走上正轨,两年时间,公司就到了200多号人的规模。从平台吸引客户引流到私域,然后搭建线下圈子组织活动,邀请客人参观酒厂,或是进行招商或是团购,这是赖世家酒目前的玩法。但不是平台想要的,在平台制定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商业往来才符合平台的利益,这就导致赖天鹏受到极大的限制,跟客户的交流通道变少了。

针对这种情况,赖天鹏也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品牌形象建构。在赖天鹏看来,过去的成功是赖世家酒作为曾经的赖茅品牌在背书,赖世家酒本身到底是什么?他们本身想去做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一个必须确立的目标。赖天鹏打算后续跟黑马实验室的唐十三团队确定好合作方向和计划,不断明确品牌的发展道路。

另外,除了互联网电商,赖天鹏还不断开拓新渠道。赖天鹏认为互联网的声音太大,把很多东西遮掩住了,他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线下交流会去不断探索。

因为国酒“赖氏茅酒”是百年品牌,诚信也是一辈辈传下来的,赖天鹏期待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