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中国新闻广西电(刘清永)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瑶医历史长河中,可谓是群星璀璨,名家辈出,而出生广西蒙山著名瑶医大师潘宝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广西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这神秘不仅在山、在水,更在人,而瑶医瑶药,更是人世间的传奇。瑶医潘宝建,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潘公平跌打还魂丸”的法定传承人,也是瑶医世家两百多年后的第八代传人。潘宝建言谈举止诚实纯朴,做人做事都秉承着祖先的“公平”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潘家族谱记载,潘公平跌打还魂丸的中草药方来自于一位落魄的明朝御医,传至潘茂安时,潘家的医馆在古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已经声名远播。1851年9月,太平天国军占领古永安州,听说医馆药丸对治疗跌打损伤有起死回生之神效,西王肖朝贵荐之于天王洪秀全。因潘家医馆救治天朝将士功勋卓著,洪秀全赐潘家“神医大国手”牌匾一块。1852年,太平军撤离永安州北上桂林,清兵重占永安州,潘茂安因通长毛贼外逃避祸,而潘家医馆和洪秀全的亲书牌匾均被焚毁。

“潘公平跌打还魂丸”属于内外兼治的药物,具有独特的排瘀、排积、排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功能,适合外部冲撞引起的内外损伤治疗。对肝硬化、肝腹水、胃溃疡等疾病也有显著疗效。

从医几十年来,潘室建继承主训“公道存心恻隐之心思种德,平情制药秘制良方即灵丹”的医德风尚。在长期的医治病人的实践中,潘宝建对传统的中医学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用药如用兵。医生当谙熟药理,切合病机,兼顾全局;临床上没有一个完全一样的病人;要辨正施治,对待病人不能机械地拿着一张张处方生搬硬套。

作为中医界有名的攻邪派,潘宝建医生以传承和发扬中医传统医技精华为已任,2022年6月10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医攻邪派文化传播中心”在南宁南毛生活区正式开业。来自各界的领导嘉宾有:广西瑶医瑶药研究院院长董明姣,广西瑶族文化传承研究会奉涓会长,广西广电厅原厅长何丹,广西民族医药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黄汉儒先生,广西大学瑶药学戴斌教授及广西蒙山县同乡会一行等到场光临!另外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筹)主席副部级领导季学恒同志、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效医术发掘整理专业委员会林新栋、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教授)何永琪博士等友人发来贺信贺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宝建告诉记者,中医学的“邪气”, 即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中医的病因学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六淫、疫疠;内伤包括七情、饮食、劳逸等。中医学的“邪气”包括了一切可导致人体功能紊乱、内外环境失衡的各种致病因素等。 如六淫,即:风、寒、署、湿、燥、火,也称六气,包括引起传染病的病邪,它们是引起外感的外邪之气。当正气受损时,邪气则乘虚而入。 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增长,疾病就向好的方面发展;邪气增长,疾病就向坏的方面发展,所以治疗的实际意义,或者祛邪,或者扶正,或者 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目的都是为促使正气战胜邪气。

潘宝建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侠骨仁心。他经常参与相关部门和团体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在北京、西安、成都、广州、杭州、运城等城市和广西的武鸣、马山、罗城、玉林、百色等地都留下了他义务诊疗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潘宝建当时在电视里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给医疗相关部门领导打电话,请求参加抗震救灾。一经同意,他立即携带价值50000元的药品赶赴灾区,为受灾群众义务治疗,受到当地群众和红十字会的一致赞扬和好评,并被有关部门授予“中医领域德艺双馨人物 ,汶川地震救灾模范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潘宝建医生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真诚的关爱,为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