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肯尼亚,有一个女孩儿被当地人叫做中国女孩;而在中国,她自然而然地就被叫做肯尼亚女孩。 这个有故事的女孩子叫沙里夫,她从小就坚信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在她们国家,小学毕业的人都寥寥无几,她当时已经是高中毕业了,并且在一个中国店主那里学习中文。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到中国认祖归宗。

郑和下西洋做了些什么?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史料记载,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会带上数量繁多的精美器物,一路南下,沿东南亚沿海,最远曾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沿途平动乱,抓海盗,把中国的特产和皇帝给其他国家的礼物发放出去,也会进行一些等价交换的贸易,把香料、物种等从东南亚带回中国。著名的景泰蓝工艺,据说就和郑和下西洋有关。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些人说是为了找并没有被火烧死的朱允炆,当然更合理一些的是,大明的统治者延续了元朝时期的外交里面,但摒弃了穷兵黩武的部分,而是讲究以德服人,用天朝上国的气度和更先进的文明去征服其他小国。

原本,很多人很多故事,随着远航活动的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了。但这一段既心酸又美好的故事,就因为一个特殊的肯尼亚女孩儿,重新变得栩栩如生了起来。沙里夫给当时的驻肯尼亚大使写信,说她是郑和水手的后裔,她想要回到中国去。

翻开历史,公元1415年,的确有郑和的船队到达过印度洋的古马林国的记载。当时的古马林国国王还亲自率领臣民来迎接中国使者,并把当地特产长颈鹿,献给中国皇帝。4年后,长颈鹿终于历尽颠簸到了南京,由于长颈鹿的形象酷似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祥瑞之兽麒麟,所以郑和一行人都受到了父老乡亲的夹道欢迎。郑和为了照顾千里迢迢带回来的动物和其他要播种的植物,也曾经带回200多个黑人。当时的皇宫动物园,就有黑人饲养员的身影。

而在非洲肯尼亚一带,至今仍然流传着一个关于中国水手的故事。几百年前,一艘中国船只在帕泰岛附近的海域意外沉没,船上的水手们只能登上帕泰岛。当时帕泰岛的居民从来没有见过黄皮肤的人,因此对他们充满敌意。但当中国水手用带来的铁制武器杀死巨蟒,保护了当地人之后,才备受欢迎。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一直坚信,郑和会带他们重新回到中国。

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后,再也没有远航过,有些人认为郑和逝世于回国的途中,而接替他的王景弘最远到达了苏门答腊国,1436年,朝廷不再出钱支持下西洋的活动,滞留在非洲的中国水手,注定将无法再回国。

好几年后,再也没有看到中国船只的到来,他们也明白,此生注定无法再回国了,于是在帕泰岛上,建立了一个村落“上家”,据考证,郑和出海时,曾从如今的上海港出发,因此,“上家”也就是上海县的谐音。为了有朝一日他们的孩子能够回去,他们不得不和岛上的女人们通婚,不过,为了保证自己的血统尽可能地延续下去,他们彼此又约定,生下的子女要相互通婚。

当初沉没的那艘大船,成为他们思乡时候的慰藉。尽管船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陶瓷片,但他们也常常要去打捞一下,去看一看。他们死后,也选择把坟墓修在了海边。尽管是中国式的坟墓样式,但并不奢侈,陪葬品也不过是他们后来打捞上来的陶瓷碎片而已。终其一生,他们都守望着故乡的方向。

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很快让上家成为附近村落中最有钱的,然而16世纪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上家村当然也不能幸免。为了避祸,他们全部搬到了西尤村。远离了最初的定居点,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水手的后代渐渐也忘记了自己是华人后裔的身份,并且还和当地人通婚,身材相貌也和当地人越来越接近。到沙里夫这一代,就只剩她们一家,还坚称自己是华人的后裔。

我是中国女孩,我要去中国看看

沙里夫给当时的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写信,说她是郑和水手的后裔,她想要回到中国去。她的母亲生了五个孩子,两个姐姐已经嫁人了,还有一个哥哥和弟弟。16岁时,家境贫寒让母亲催促沙里夫嫁人,沙里夫坚决不肯,她坚持读书,并且把回中国当成了一个信念。

从外貌来看,沙里夫虽然也是皮肤黝黑,但她仍然要比当地人要白一些,头发也不是紧贴头皮的自然卷。而且她的身材要比周围的非洲女孩儿更娇小一点;总之,就是没有纯正非洲血统的那样地道。拍《郑和下西洋》纪录片的编导吴建宁说,当时一到当地,看到沙里夫,就觉得很像中国人的孩子。而沙里夫也因为这些不同,使得她有了一个“中国姑娘”的称号。

可惜的是岛上并没有文字记载,关于他们自己的身份来源,只有祖宗们一代一代口头讲述的故事。后来吴建宁证实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主要就是把到中国朝拜的各国使者送回本国。而第五次的时候,在必经之路帕泰岛附近,的确有一艘船沉没了。

而郭崇立大使在收到沙里夫的信后,曾经两次到沙里夫家探望,还查明了,上家村的附近的确曾发现过明朝时期的沉船。沉船上还有明显具有明代印记的瓮,上面有着有漂亮的双龙戏珠的图案,高70多厘米、最宽处有50厘米左右,应该是明朝的六耳陶瓮,只不过如今只剩下了一只耳朵了。据推测,这些可能是送给当时的古马林国国王的回礼。它现在就在沙里夫的家里。而沙里夫在之后参观明孝陵时,在一块龙形碑文上发现了类似的图案,她非常激动地说,这个图案我家也有。

本来沙里夫家还有一个青花瓷,一家人一直当做非常珍贵的宝贝保存着。青花瓷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正好发展到一个高峰期,制作精美,同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用来当做礼物送给外邦人士再适合不过。但是这件宝贝一样的青花瓷,却意外遭到了破坏。

当时沙里夫正在放学路上,村子里新来了考察团。沙里夫从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了中国人的样子,而这个考察团中,就有一个人,看着很像中国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沙里夫很高兴,主动邀请这个人到家里坐坐,还拿出青花瓷给他看。这个人拿到手里连连赞叹,翻来覆去地看,一不小心就把青花瓷摔到地上,成了一些碎片。沙里夫很生气也很伤心,但她不愿意对着中国人生气;可后来,沙里夫听说他根本不是中国人,更伤心了。

沙里夫原以为上了高中就可以在学校里多学习一些和中国相关的,但学校里几乎没有中文书,她只能自己寻找机会。她听说在省城蒙巴萨有中国商人,她就开始努力攒钱,捡垃圾,打零工,两年多时间,才攒够她去省城的路费。2001年,沙里夫凭借着巨大的勇气独自到了蒙巴萨,当时她还不认识中国字,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问,就在街上漫无目的地瞎逛。直到看到一家商店的门口,好像是用的中国字,她喜出望外,赶紧进店询问,果然发现,这家店的老板就是中国人。沙里夫顾不得害羞,提出要向老板学习中文的想法。

老板赵汗青听了沙里夫的故事,意外地被感动到了,他不仅愿意无偿教沙里夫中文,还额外资助了沙里夫两万先令。而沙里夫也被这个陌生的中国人的善良所感动,她坚信,自己的骨血里,就有这样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因为赵汗青的无私帮助,沙里夫的寻根梦想才能一步一步实现,首先就是给大使写信。尽管字迹还有些歪歪扭扭,但已经引起了大使的注意了。

2005年,郭崇立大使第二次来到沙里夫的家,这次他的目的地是上家村,几百年前中国人曾经聚居的地方。上家村已经荒芜,还剩几处明显的坟堆,坟堆旁边都是瓷器的碎片。还有被风沙侵蚀过的石碑,有一块石碑上,还有模模糊糊的类似“王总兵”的字样。大使先生用中国人的方式祭奠了这些思乡的水手,然后把沙里夫和这里的情况都汇报给了有关部门;还特别向教育部提及沙里夫的情况。

因为沙里夫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到这里来拍摄纪录片的中国人,把她破碎的青花瓷重新沾到了一起;而国内教育部特批了肯尼亚到中国的1个公费留学名额,2005年7月,沙里夫终于实现了到中国来的愿望,她被作为嘉宾,邀请到中国江苏太仓市,参加郑和下西洋的大型纪念活动。

曾经到沙里夫家做客的吴建宁主动邀请沙里夫到家里做客。小姑娘对一切东西都很好奇,电脑、毛笔、古筝,等等。她毫不避讳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电脑,在我们家,我们连电都没有。她也很喜欢用毛笔写字,边写还边念,我回家了。她的中国朋友给她取了夏瑞馥这个古典的中文名字,也是她原来名字的谐音;不过她在中国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不好听,就自己改名字叫郑华。

刚到中国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沙里夫,问她为什么如此笃定自己就是中国人。沙里夫说,她的母亲2004年就接受过英国一个DNA考察团的基因鉴定,证明她的母亲有一部分中国人血统。如果需要她也做DNA检测的话,她随时同意抽血化验的。

后来,沙里夫在中国一共学习了7年,先是在太仓建雄学院,只要解决语言交流的问题;然后学习了五年中医。在太仓,她是真真切切地被当成了郑和的水手的后裔,太仓财政局负担了她在中国的所有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学成后,沙里夫选择回到了肯尼亚,尽管她在中国生活得很开心,但是她的母亲十分惦记她,她必须要回去。相信她会在肯尼亚,继续传播中国文化,为中肯的进一步友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