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大学生发展工作委员会(简称绿大、绿大工委)工作人员收到穿山甲保护网络的志愿者关于成立“中国绿发会青头潜鸭保护地•伊川”的申请。绿大工作人员就相关申请材料第一时间提交中国绿发会研究室,目前,研究室已启动对该申请的审核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在巡护 摄/浩林

“我热爱公益活动,平时关注绿会抖音,感慨生态环境问题、买卖野生动物等现象,可爱的小动物显得很可怜无助,我希望贡献我的一份力量。我在我们当地的伊河国家湿地公园常看到青头潜鸭,萌生了保护他们的想法,希望申请建立中国绿发会保护地。”杨同学向绿大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伊川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伊川县境内,属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 与陆浑水库及洛河相连,是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涉及伊河沿岸的城关、鸣皋、酒后等9个乡(镇、街道)62个行政村,总面积1384.36公顷。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74科216属344种,脊椎动物30目69科245种,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湿地公园内的水面、滩涂、乔木林、灌丛、草丛等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吸引大量鸟类在此停歇、越冬、繁衍,水鸟翩翩,草长莺飞,一派和谐的自然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巡护途中,志愿者捡拾公园内游客扔的垃圾

中国绿发会保护地体系是由国家一级学会倡导、运作的全国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了补充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快速、有效、动态、横向地跟进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现状,对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遗迹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于2016年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创新性提出。绿会保护地体系坚持以人民群众保护为核心的保护思想,致力于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遗迹等保护,鼓励并支持志愿者、社会组织及社区等保护力量的加入,力求最广泛、深入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文/Darcy 审/Pierre 编/z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