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一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班主任委托班长在班里群发公告,要求学生为入学宴会发红包。聊天截图显示,“班主任500元,学科老师300元,如果老师开车,油费再补100元至200元。”此事不久后,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其实,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是不忘师尊师德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师乐于奉献的动力源泉。但尊师重教,不是老师参加学生入学宴会的理由,也不是老师向学生索要红包的遮羞布。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感激,需要通过金钱和物质来表达,那是亵渎了纯正的师生关系与感恩的神圣意义。

虽然不允许老师参加毕业生的升学宴,但像这位班主任公开要求学生举行升学宴,并为升学宴准备红包的情况非常罕见。如此肆无忌惮的事,都做得出来,说得出来,可见他是多么“轻松”地放弃了做老师的道德底线。如果他们面临更大诱惑的“考验”,他们会怎么做?把“祖国之花”交给他们培养,岂不是很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品德和品行已经败坏到让他们不禁为之脸红。在我看来,无论是班主任亲自发出通知,还是委托班长在班级群发出通知,都不会改变老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性质。据爆料的学生说,他们所在的县城有一种传统习俗,他们在被大学录取时会举行入学宴会,并邀请他们的老师参加。需要给来的老师发红包,班主任为500元,学科教师为300元。

而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明确指出,教师要以身作则,坚守高尚情操,知荣辱,严于律己,以人为本。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要利用职位谋取私利。不接受吃请,不收学生钱财,是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对此早已是三令五申,严格禁止。为什么这所学校的老师反其道而行,公然违纪?

我们不妨揣摩一下老师的心态:当学生升入大学堂时,会收到一些学生的红包。和贪官索贿比起来,这毛毛雨不算什么。虽然学生已经毕业,老师给学生穿小鞋不方便,但学生和家长都不好意思反驳老师的“面子”,出于对老师的感激。然而,让这些老师没想到的是,有些学生并没有给老师这个面子,甚至将此事公之于众。

随着舆论的发酵,当地政府发布通知,针对网友曝光“班主任要升学宴红包”,当地教育部门展开调查。经初步调查核实,网上曝光的消息基本属实,县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索要升学宴红包的老师,不仅吃不到升学宴的羊肉,也拔不了家长的羊毛,还会惹出一身的事情。当然,这是一个不讲道德的老师的错,也不能怪别人。

无论是老师主动索取,还是被动接受学生的红包,都是违反校规、违背师德、败坏道德的行为,应该彻查到底。而不仅仅是“班主任索要升学宴红包”的情况。否则,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无济于事。

再者,老师向学生索要红包“非小事”,体现了师德师风的大问题。“学高为师,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导师,更是行为和道德的楷模。引导学生分辨美丑善恶是教师的职责。

毕业学生最后一堂课,教师不引导学生宣扬社会公义,而是向学生灌输“红包”观念,不仅违背师德,还潜移默化地误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认为送礼物是“自然的”。从那以后,便就带着一种“世故”的心态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升学宴红包”不仅腐蚀了今天的师德和教育,也腐蚀了教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