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些小的广告公司为了利润不惜“冒险”承揽这类非法引流广告业务,那么大的搜索引擎平台,也不加分辨地承接此类广告的投放,更让人无法理解。

不少人遇到问题时,都习惯打开搜索引擎寻求帮助。江苏丹阳的张先生为了寻找联系不上的妻子,也到网上搜索如何定位,结果人没找到,还被骗了3万多元。丹阳警方展开调查后,发现这些诈骗广告链接是由专业团队来给诈骗团伙“引流”的,用于诈骗的“引流”推广费用高达2亿多元。近日,丹阳警方公布了这起案件的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据我苏网

因为在网上搜索如何定位“找回”妻子,张先生意外地陷入了一个引流诈骗之中,结果人没找到还被骗了3万多元。这个经历让人唏嘘。然而,他的经历只是这个引流诈骗团伙作恶的冰山一角。目前,警方已经梳理出全国各地的受害者大概200多个,该类案件的受害金额高达5亿多元。

对于“引流”诈骗案件,除了严厉打击诈骗团伙,参与“引流”的力量作为犯罪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同样不能放过。在案件侦办过程中,警方就发现了一个“遍布在全国,专门帮助从事定位和聊天记录查询的诈骗团伙进行广告推广的相关的犯罪团伙,共6个”。在5亿元的涉案金额中,有2亿左右被诈骗分子用于广告推广,也即给了那些“引流”者。从涉案金额的“用途”构成,或就不难理解,引流诈骗的关键,可以说就在于非法引流的“助攻”。

媒体报道中,讲述了一名广告业务推广员的经历:在案发前,他所在的公司多次对接了诈骗团伙的引流推广业务,短短一年间,公司盈利60多万元,李某也获得了20万左右的报酬。而广告公司之所以愿意为这种明显违法的引流业务铤而走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利润丰厚——“常规的一单只赚个几十块钱,后来有同行说做这种广告(诈骗引流)推广做一点就可以赚一两百”。这其实也提醒,在现实的打击和治理中,千万别低估一些公司“非法”引流的可能性。同时,这类案件也警示社会,流量是中性的,但一旦被引向了错误的领域,就可能成为“毒流量”——流量越大,带来的伤害也就越大。

当然,对此案追根溯源,还不能止于诈骗者和非法引流者。因为要完成一个闭合的引流诈骗犯罪链条,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广告公司对接到引流业务后,实际是把引流广告“疯狂在各大搜索平台投放”,这才得以最大限度为诈骗团伙“导流”,同时,也实现自身收入的最大化。由此,还应该追问的是,那些承接引流广告的搜索平台,到底应该负有怎样的责任?

众所周知,查询微信聊天记录和定位他人位置信息,本身就是违法的行为。如果说一些小的广告公司为了利润不惜“冒险”承揽这类非法引流广告业务,那么大的搜索引擎平台,也不加分辨地承接此类广告的投放,更让人无法理解要知道,搜索引擎平台作为非常重要的互联网流量入口,在这方面如果也丧失起码的底线,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要比一些小广告公司的“失范”严重得多。事实上,关于搜索引擎向网友提供错误“路标”,最终制造悲剧的案例已经多次出现,这方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为此,监管部门也多次开展相关治理。如2020年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0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到,集中整治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媒介上发布违法广告行为。而这次又发生通过搜索平台发布引流广告捕获“猎物”、涉案金额高达5亿元的诈骗大案,无疑再次给相关搜索引擎的合规性敲响警钟,也表明相关治理依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具体到这起个案来看,既然相关犯罪链条已经查清楚了,那么这条罪恶链条上的任何一环,都不应该被放过。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