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 1 句)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摘自贯休的《献钱尚父》

贯休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僧,所以很难想象,这样的豪言壮语竟然是出自一个和尚之手。

可见,英雄不问出处。

钱尚父即钱镠,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所以这首诗是称颂其丰功伟业的。由此可见,贯休经历了李唐的覆灭,见证一个时代的更迭。

唐代“边塞诗”盛行,自成流派,以“豪放”著称,虽然贯休这首诗不在边塞诗行列,但其凛然之势完全不逊于那些驰骋沙场的佳作。

每每读来,心中的“江湖梦”又被激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 2 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摘自王翰的《凉州词》

王翰这首诗,几乎是人人会背,脍炙人口,这也是他笔下最好的一首诗。

我们常说,金庸的小说,是每个人真诚的人内心的童话,是成年人的枕边书。

而王翰这首《凉州词》,又何尝不是每个热血男儿的英雄梦呢!

他用洒脱的笔触,击达了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人随着诗中的画面而奔赴塞外,驰万里平沙,看大漠孤烟。

铮铮号角已经响起,不远处就是遮天的帅旗和如云的战阵。

战吗?战啊,这褴褛的披风……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 3 句)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摘自苏轼的《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公元1074年,苏东坡从杭州迁密州,继任者为杨绘(字元素),因对杭州恋恋不舍,所以辞别之际,他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了杨绘。

此时的苏东坡还没有经历“乌台诗案”,所以内心对仕途还是有很深的渴望的,故言:他日衣锦还乡,定陪杨公笑谈醉饮三万场。

可世事如白云苍狗,5年后,他的命运将经历一场巨变,这场风波一直持续到他的人生末年。

所以苏东坡的伟大之处在于,即便半生颠沛流离,也不曾向命运低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 4 句)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摘自李白的《江上吟》

作这首诗的时候,李白还在江夏,要10年后才能被李隆基三疏连召,名满天下。

但此时的李白年盛,早就写下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只是,他太自信了,他的理想之花仅仅绽放了一年便香消玉殒。

他的后半生依然是飘蓬于江湖。

可是这完全不影响李白的狂傲不羁,他是酒中圣、诗中仙,轻描淡写挥洒一笔,就是千古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 5 句)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摘自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黄庭坚这首诗,作于1085年初被贬德州德平镇期间,因为仕途一直唱衰,难免心生感慨,所以忆起昔日好友时,挥笔成章。

让黄庭坚也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苏东坡复官,提拔了他和秦观,好运就这么来了。

可见,人生起起伏伏,一时的得失并不重要。

也就是在这一年,黄庭坚第一次在京师见到了神往已久的恩师苏东坡,两个人亦师亦友的真挚情感,成为了千古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 6 句)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摘自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珙,字温如,为元末明初的桃源诗人,一生只留8首诗,分别为:兰、猫、禅、画、书,一醉,一梦,一浮生。

而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醉”,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网红诗。

在这首诗中,唐温如引用了帝舜和湘妃的神话传说:湘妃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望着一江萧瑟的秋景,竟然一夜白头,泪尽殉情。

所以后人把带有红斑的竹子称为“湘妃竹”,而这里的湘妃指的是娥皇、女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 7 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摘自韦应物的《简卢陟》

韦应物写下这首诗时,妻子元苹已经过世,他仕途起伏,几经周折,颠沛的路上给外甥写信说: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想来,此时他的内心应该是很想念元苹的。

他曾经为了元苹弃武从文,从玄宗李隆基身边恃宠而骄的侍卫,变成了一个儒雅的学者。

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后来韦应物太穷了,妻子病逝后,他连为妻入葬的费用都欠奉,所以亲手为妻元苹撰写了墓志铭:

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

摘取的这几句,可谓是字字含情,句句忍泪。

多年后,韦应物漂泊在淮海之滨,忆起昔日恋人,叹了又叹,醉了又醉。

这万丈红尘,似乎只有一瓢甘醇的烈酒可以解忧!

- end -